飞扬的讲台 1937年,马寅初56岁,正是一匹成熟健壮的千里马。他上庐山,不仅是开会,而且要授课。蒋介石在庐山所办的暑期训练团,比较有名,它始创于1933年7月,那时叫“庐山军官训练团”。早期大规模训练军事干部,主要是为“剿共”服务;“西安事变”之后,继续举办暑期训练团,主要是为抗战培养军政干部了。训练团由陈诚担任教育长,时任湖北省政府主席的黄绍竑担任训练总队长。请马寅初来讲授战时经济课,那是最佳选择。他研究经济学,最是学以致用。 在马寅初一连串的头衔——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等等之中,排在头一个的向来是“经济学家”。马寅初1907年赴美国留学,本科就读耶鲁大学,硕博在哥伦比亚大学研读,硕士论文是《中国的国家税收》,博士论文是《纽约市的财政》(中译本见《马寅初全集》第一卷第一篇)。《纽约市的财政》一直被认为是“标准著作”,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后,成为本科生教材。 1914年年底,他谢绝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邀请,离美返国。 归国后不久,他任教北大,很快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巨擘,著作等身;曾长期主持我国最早的经济学研究团体——中国经济学社。他的讲课,口无遮拦,激情飞扬,北大学生有个著名说法:“听马校长的课,坐前排的要打伞。” 马寅初的讲台,远不止在教室,他在社会上有大量精彩演讲,产生过巨大影响,尤其是战时演讲。他还在立法院的阵地上发表主张、针砭时弊,这更为直接。作为立法委员,他执掌财政委员会;在1937年这一年里,从1月8日出席立法院第4届第86次会议开始,到他赴庐山之前,已是出席到第109次会议了。随着抗战的深入,各种问题日益暴露出来,马寅初“直道而行”的批评,在1940年4月28日于重庆大学礼堂举行的中国经济学社第十五届年会上达到高潮—— 马寅初在报告中揭露、抨击孔祥熙、宋子文勾结陈光甫等大买外汇、大发国难财,“现国家不幸遭强敌侵略,危险万状,而保管外汇之人,尚逃走外汇,不顾大局,贪利无厌,增加获利五七千万元,将留为子孙买棺材!”与会的陈嘉庚在回忆录中说,“马君发言时,面色变动,几于声泪俱下,激烈痛骂,其勇豪爽,不怕权威,深为全座千百人敬仰!” 蒋介石获知消息后,要让马寅初前来“面谈”,马寅初说:不去!要我去,除非宪兵来请! 结果一语成谶,年底真的是宪兵团团长亲自来“请”,坚持批评立场的马寅初自此被软禁,进了贵州息烽集中营,跟张学良成了相邻而不能相见的难友;后又辗转多地,直至1942年8月24日才返回重庆家中,但人身自由仍受限制。 蒋介石活生生地把爱国民主人士马寅初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民主自由,同心勠力;专制独裁,离心离德——这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一样,这是一个常识。而同周恩来的一次次接触,让马寅初改了“初心”,与国民党阵营渐行渐远。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马寅初毕生都是这样的人。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1957年他发表《新人口论》、提出控制人口而引发全国批判狂潮、恨不得给“五马齐全”的他来个“五马分尸”时,他依然固执真理,将抵抗进行到底,决不低头。马寅初是个拥有原子弹能量的人,而且他把“引信”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天地良知——马寅初传》作者徐斌在后记中感慨:“他一生在不同时代始终守望的独立思考、言论自由和公开批评价值,正是国民精神中最稀缺的元素。” 这就是南开校长张伯苓所言的“允公允能”,这就是自由志士真正的“虽千万人吾往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