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风格】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一直以来,王老师总是说:‘要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办大事’,原来是从那时候来的。”在非遗处工作了6年的李虹,对“王老师”的工作风格最了解。 她说:“跟着王老师,苦是真苦,但非常有成就感。” 这些来自基层文化工作的丰富经验,给王淼之后的非遗保护工作开拓新思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他清楚地明白,群策群力很要紧。 1988年,王淼调到省文化厅。新世纪初兴起的非遗保护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热点,2010年设立非遗处,他经历了浙江非遗保护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 对这项工作,他有很多新想法。 2006年,浙江首创非遗普查模式,使浙江的非遗保护工作领先全国。 说起这件事,他显得很“淡定”,“我们其实就是把复杂的程序简单化,发动群众力量。” 他说:“省文化厅公布了一批非遗普查试点,要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我跟大家说,给你们3个月时间,你们想怎么弄就怎么弄,不设框框。3个月后我们来汇总。”3个月后,王淼和20多个相关市县非遗干部和专家坐在一起开会,会议在余杭开了三天两夜。 “我觉得宁波的方向是对的,就按这个来。”这个思路叫作“村查线索、乡查项目、县做申报文本”,从最简单的线索开始,发动最基层的广大群众,破开了非遗普查的瓶颈。 随后,浙江省文化厅先后召开了7个会议、下发了35个文件,全过程指导普查工作,在浙江大地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非遗普查运动。 在此期间,王淼连续两个月带领省非遗专家,辗转11个市以及部分试点县,指导开展工作。 2008年11月,文化部在浙江象山召开全国非遗普查现场会,推广浙江非遗普查模式。浙江的普查经验和丰硕的、海量的普查成果,让全国与会代表震惊了,也由此在全国兴起了声势浩大的非遗大普查。 王淼说:“这次会议,真正奠定了浙江非遗工作在全国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