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首席记者 杨丽 文/摄 通讯员 杨健 彭文文) 福利院定期组织寄养家庭的孩子参加运动会 瑞典女孩小凤是“快找人”的海外求助者之一,两年前的夏天,她漂洋过海来杭州寻亲。 小凤来杭州,除了寻找亲生父母,还想找到她存在手机照片上的人:Zhou Yun Yu。 照片上:年幼的小凤张开手臂,偎依在一个皮肤略黑的女人怀里,上面写着:with her foster-mother Zhou Yun Yu (和她的养育员周云玉在一起)。 周云玉,是她的寄养妈妈。 “快找人”在小凤来杭州的第4天,帮小凤圆了梦,找到了她日思夜想的寄养妈妈——周云玉,她曾先后带了包括小凤在内共4个孩子(都市快报曾做报道)。 也是通过这次寻找,我们了解在杭州有这样一个群体:寄养家庭。 2001年,杭州儿童福利院为了让福利院的孩子与普通孩子一样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让孩子最终与社会接轨,推出了家庭寄养模式。 最多的时候,有200多户,寄养家庭主要集中在瓶窑和良渚一带,但这些年,寄养家庭越来越少,截至目前,只剩31户。 六一来临之际,我们走访了几户寄养家庭,听到了很多感人故事。 带脑瘫孩子6年了 10岁的小裕害羞地依偎在高银元怀里,虎头虎脑的,笑起来,露出几颗刚换的门牙,他脚上穿着矫正鞋,腿比一般孩子显得要细,他患有脑瘫。 高银元带小裕有6年了,小裕来高银元家时,才4岁。小裕是高银元带的第5个孩子。 那会,高银元不想再带孩子了,因为离别,“每次孩子被抱走,我都要哭,哭上好几天”。 跟许多家庭一样,寄养妈妈也是这个家情感缔结的主心骨。 高银元,四川人,26年前,嫁到瓶窑。两年后,儿子出生。 2003年婆婆去世后,因为要照顾家里和孩子,高银元没去上班,到儿子读四年级时,听到儿童福利院要找寄养家庭的消息,她想去试试看,“村里有户人家抱来一个男孩,蛮好的,我也想去做”。 一开始,高银元的想法很朴素,她觉得,自己在家里“工作”,当时可以拿到福利院发的400元左右的补贴,虽不多,但能照顾到家里。 小丽成了高银元第一个管的孩子。小丽来的时候才3个月大,右手先天残疾,抱回来的孩子,全家都很喜欢,“儿子看到小丽,说我终于有个妹妹了”。 但爱是一种天性。 高银元一看小丽,她的爱就收不住了,不再认为这是一份“工作”。 小丽小时候不爱吃饭,“饭就在嘴里不肯吞下去”,高银元使出妈妈们常用的伎俩,连哄带骗;再大一些,小丽可以走路了,一到吃饭,小丽就溜出门,在弄堂里穿来穿去,高银元拿着饭碗跟在后面,打不得骂不得,因为不舍得。 “她不像我儿子,有父母,她没有父母了,也没有其他亲人了,我不能不疼她”,小丽往往跑一会,就停下来,其实是向妈妈撒 娇——她在等妈妈来,看看妈妈是不是还跟着。 高银元知道,蹲下来搂着她,“哄她骗她,呶,这里好看吧,来吃一口”,吃了一口,小丽又跑开,高银元又跟着……一顿饭下来,没个把小时结束不了,“要背要抱,才肯吃”。 高银元并没有抚育残疾孩子的经验,除了福利院对寄养妈妈培训业务外,这份“工作”更需要的是爱。 做好一个母亲,可不是一份工作。 小丽大些,高银元教她怎么学习用左手吃饭、刷牙、穿衣等一系列的生活日常,每次,她都是自己示范着,小丽在一边看,包括如何用左手剥开一只橘子,“我教她用右手把橘子抱着,左手剥皮”,小丽聪明,几次就学会了,以至于,村里另一位寄养妈妈季连凤至今还记得,去串门时,小丽娴熟地剥了一个橘子,“她几下就剥好了,给了我一片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