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小勇(化名)在父母的陪伴下走进余杭五院副院长、精神卫生科副主任医师沈连相的诊室,这个母亲口中12年没有和家人说话的男孩还是一如往常的冷漠,别人和他打招呼寒暄,他始终都是表情冷漠。 在沈医生的要求下,家长到诊室外回避。 诊室里,沈医生问小勇:“你是不是一直感到不快乐?” 这个问题让小勇手上的动作滞了一滞,沉默一阵后,他发出了一声“嗯”,这个男生12年来第一次主动回应别人,而且还是陌生人。 沉默男孩 14岁时 被诊为精神分裂 去年9月,小勇妈妈拿着儿子的病历走进沈医生的诊室,要求医生帮忙开药。 沈医生翻看病历后,发现这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居然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也是出于职业本能,沈医生主动向小勇妈妈了解起了病情。 小勇妈回忆,小勇12岁时,变得极度厌学,以前是个开朗外向的孩子,开始变得沉默不语,家里人拿他没办法,六年级没上完就休学在家了。 14岁那年,带他去专科医院看,结果当场就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十多年过去了,孩子就这样不上学,不和家人说话,也不出去玩,除了宅家里上网就是帮爸爸干活,药倒是一直都没有停。 沈医生追问,孩子生活中会不会经常狂躁或做出攻击性的动作? 小勇妈妈沉思了一会儿说,他平时就是安安静静待在家里,我们交待他的事情他都会去做。 “小勇15岁那年,我们又要了个孩子,他对弟弟也是很亲热,从不会欺负他,除了不开口说话,他还算是个乖孩子。” 沈连相副院长在听完病情描述后,疑问重重,要说这孩子是精神分裂,精神分裂症通常会有冲动、攻击性行为,这症状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他让小勇妈妈有时间的话,再把孩子带来,亲自再面诊。 竟然不是精神分裂症! 不过,这一等,小勇妈妈直到今年1月份才有空带小勇去沈医生那里,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小勇因为多年不说话,语言功能出现退化,能听懂对方的意思,却无法组织语言回答问题。 为了给小勇做心理测查,沈医生也是颇费一番功夫,先让他用简单的“是”和“否”来回答。 尽管难度不小,但这次心理测查让大家有了重要的发现:小勇并不存在精神分裂的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但有中度抑郁,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来,小勇患的并非精神分裂而是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属于重症精神疾病了,患者的认知、情感、行为三者往往是不协调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冲动,攻击性的行为,病程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患者的社会功能还会退缩,最后变成残疾人。而单纯的抑郁症,尤其只是中度抑郁,更多的表现为情绪上的低落,是不会出现认知行为上的扭曲的,人的社会功能也不会退缩,只要及时治疗,完全可以恢复成正常人。”沈副院长说。 小勇爸爸在听到这一结果后,拉着沈医生的手说,“我真是比中了500万还高兴”。而小勇妈妈,则在一旁红了眼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