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环境因素也有较大比重。环境要考虑内环境和外环境,此前媒体报道的“兽用抗生素导致儿童肥胖”、“雾霾导致儿童肥胖”等,这些属于外环境因素,是可能引发肥胖的某些因素。内环境因素是指孩子的生活方式、吃住环境,饮食、运动、压力等都会影响到孩子变胖。有调查发现,很多胖孩子都摄入了过多的蛋白质,尤其是禽类。“有的孩子吃鱼怕卡刺,吃蔬菜懒得咀嚼,就喜欢吃肉,很容易蛋白质就吃多了。” 肥胖不仅仅是外观问题,还会导致代谢综合征 每每说到儿童肥胖话题,傅教授就觉得非常可惜,因为不少家长没意识到肥胖对孩子的危害,对孩子的肥胖问题不够重视。实际上,对孩子来说,肥胖不只是外观的问题,还可能会引起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和肥胖相关的并发症,很多家长担心的性早熟问题,也与肥胖有关。 据统计,80%的肥胖儿童存在肝脏异常,20%-40%的儿童还会患上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MetS)是以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等集结的临床症候群,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重大慢病的共同土壤和早期阶段。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肥胖和代谢综合征(Met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儿童肥胖有70%-80%可延续至成年,对其早期识别并干预对成年期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美国曾有医学专家指出,美国每个肥胖儿童青少年一生将多花92235美元,1270万美国肥胖儿童成长过程中总共增加社会成本1.1万亿美元。 近期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团队的一项38年队列研究显示:7岁就胖起来的小胖墩们,如果能在13岁时成功减肥,那么30-60岁的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与正常人无异;如果拖到17岁才瘦下来,发病风险就会上升47%,但也远远低于一直胖下去。 家长要警惕腰围与身高的比值 超过标准要就医 傅君芬教授牵头进行的这项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完成7-16岁22197例中小学生体格指数的流行病学调查,率先建立了中国儿童青少年MetS诊断标准和诊治规范,参与制定国际ISPAD肥胖糖尿病诊疗指南,并提出了儿童青少年MetS早期心血管病变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临床预警指标,创立了一整套MetS并发症防治新技术。 “我们发现,针对亚洲人中心型肥胖,以腰围除以身高所得出的数值,能更好地评估儿童中心型肥胖,一旦超过诊断标准中的预估值,就要引起重视,需要前往专科就诊。” 傅君芬介绍,根据研究结果,6-16岁男孩,腰围/身高≥0.48,属于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女孩(6-10岁),腰围/身高≥0.48;(10-16岁)≥0.46,也属于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量身高和腰围也要注意规范,首先,腰围并不是腰最细的地方,而是要这么量:取肋骨最下缘和骨盆髂前上棘之间的中点,水平绕身体一圈,就是真正的腰围。家长可能弄不清楚这个中间点,简单来说,就是肚脐下方一厘米的位置,就是孩子的腰围。 其次,家长在家给孩子量身高时,最好定时定点同一人给孩子量,因为身高在早上和晚上或许有微小误差,测量时,孩子靠墙站立,头、肩、臀、脚后跟要紧贴墙,双眼平视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