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蔡杨洋 “你好,我是你的健身顾问。最近健身房在搞促销活动,年卡只要1980元,比去年你办的便宜600元……”昨天,距离健身卡过期才过去一个多月,笔者第二次接到健身顾问的销售电话。 残忍的是,他并没有成功——笔者已经在乐刻办了会员卡,成为从传统健身房流向互联网健身房的用户代表。 早在前几年,随着共享健身仓、24小时健身房、个性化健身工作室等新模式不断崛起,传统健身房就有了“寒冬已至”的说法。前段时间知名传统健身连锁品牌浩沙一夜崩盘的消息,被放在“乐刻和超级猩猩相继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等消息的对立面。 一边在江河日下,一边在欣欣向荣。“传统健身房已到被抛弃时代”的论调,似乎已经得到印证。但笔者认为,现在说传统健身房被抛弃为时过早,它们只是在经历一场艰难的战事。 全民健身热潮之下,健身房行业仍是一片值得被追逐蓝海。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全民健身指南》,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体育人口有望达到4.35亿人。而目前,国内健身会员渗透率仅有1%,潜力空间很大。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场争夺战中,早早入场的传统健身房,应该精准地寻找到对手——与其说是互联网健身房等后来者,不如说是自己身上亟待革新的过时商业模式。 众所周知,大多数传统健身房采用预付款模式,盈利点主要在于卖卡发展会员、卖私教二次收费等环节。它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团队重销售、轻服务。 这一点,笔者感触很深。在推销私教课无望后,这家健身房的团队基本放弃了对我日常锻炼的指导。如此之下,主要靠“自助”的乐刻反而因为24小时营业、离家近的原因成为我的选择。 与便利店与大超市共存的道理一致,能提供更全面配套和服务的传统健身房,也有相对应的庞大客户群体。因此,传统健身房要回归到客户本身,根据发展定位和用户画像去延伸服务和内容。事实上,这方面探索者已有不少——有的健身房开始提供桑拿房、按摩室,有的创新建立一位教练带小团的健身模式…… 有人喜欢以每月99元的价格购买24小时营业的健身机会,自然有人因为健身房内清洁的盥洗室和精彩的团课买单。传统健身房的中场战事首先是回归,回归自己,回归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