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杭州盛大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 市人大代表:杭州兴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鲍雄亮 杭州日报 文/记者 郑莉娜 通讯员 沈茂 摄/记者 郑承锋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杭州,面广量大的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小微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如何站稳脚跟?出台的一些政策针对性够强吗,能切实将小微企业“扶上马,送一程”吗?带着这些问题,市人大代表鲍雄亮走进了滨江区的一家小微企业——杭州盛大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与盛大科技园总经理章玲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小而强”转型升级往哪儿转? “小而难”发展中有哪些难点? 民企声音:小微企业获取资源的能力弱、信息缺、机会少 代表建议:加强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搭建企业、项目与资本的对接平台 民企声音:在土地保障、金融、财税等方面给予更多扶持 代表建议:扶持政策要“量体裁衣”,完善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持续数年的“招工难”后,章玲凤说,大量依靠低成本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如今格外纠结,“不涨工资招不到人,工资涨多了又没钱赚”。 “同样的经营环境,同样是小微企业。去年,我们身边也有不少企业,取得出色的业绩,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探究原因,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转型升级早。”章玲凤说。鲍雄亮在履职调研中也发现,小微企业产业层次不高、转型升级不快、粗放经营的问题逐渐显现,人才引进难、品牌创建难等制约也日益凸显。“转型升级莫迟疑,要积极鼓励引导小微企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技术,促进传统制造业加快升级。” “转型的确不那么容易,需要投入,需要耐心,可能不会很快看到成果,而且存在相当程度的风险。很多小微企业想转型,因为实力不够没办法转。”章玲凤说,希望政策对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土地保障、金融、财税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鲍雄亮对此很认可,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给小微企业“扶上马,送一程”的确很重要。近年来,为实现“小微突围”,中央和地方密集推出扶持措施。去年以来,政策也是再发力,让小微企业进一步轻装前行。“小微企业的发展首先需要自身‘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同时需要外部力量帮扶,而扶持政策要‘量体裁衣’,要有针对性。比如,从政府各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配套一定的资金,用于扶持小微企业园区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等。” 章玲凤说,当前小微企业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是转型升级中必然要出现的“阵痛”,也“倒逼”压力,“来自外界的扶持再多也终究有限,归根结底还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鲍雄亮则认为,吹尽黄沙始见金,“当前存在的一些困难,正好是小微企业提升的契机,在大浪淘沙中成长出中坚力量才能跃上新平台。” 滨江区滨康路212号,几幢大楼正在建设。这里曾经是一片低矮的厂房,而今年11月,盛大科技园将在这里亮相。未来,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时髦的新产业,将在昔日的老厂房里发出新芽。 从做服装厂到转型做科技园区,对章玲凤来说跨度很大。“近年来,服装产业发展碰到了‘天花板’。我们下定决心,推倒建了二十多年的厂房,在这里重新建起了高科技园区,‘另起炉灶’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在章玲凤的设想中,盛大科技园不是简单地将企业“圈”起来,而是打造一个创新创业的平台,“我们筑好‘巢’,如何引‘凤’却是难题。吸引好项目、大项目进入园区,靠企业一己之力实在力不从心,这也是目前我最焦虑的问题。” 在章玲凤看来,小微企业势单力薄,获取资源的能力弱、信息缺、机会少。“我们遇到的难题,其实是很多小微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共同面临的难题。受企业体量小、经验不足、竞争环境复杂等因素影响,我们获取有价值的项目信息很难,渠道也非常有限。” 鲍雄亮一边听着问题一边做着笔记,她说,没有小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整个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大批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需要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发展的路还很长,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还有很多,需要开辟更多的破解渠道。这就需要加强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搭建企业、项目与资本的对接平台,推进技术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向小微企业开放共享,增强小微企业对接高端资源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