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记者 黄珍珍 通讯员 潘辉 “回家”,意味着什么? 对于普通人来说,回家是每天下班后推开门闻见的饭菜香,是春节前电话那头母亲的声声期盼。回家的路,从南往北、从东到西都不过几千公里的距离,一张车票就可以跨越。 然而对于流浪人员而言,回家的路却充满艰辛。在与亲人失散的无数个日夜里,陪伴他们的,只有异乡难捱的风雪、酷暑与孤独。幸运的是,在过去的16年,因为一个人的坚守,杭州有4378名流浪人员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 他叫李耀进,是杭州市救助管理站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59岁仍奔走在救助一线。今年1月,新华社在全国评选出10位“中国网事·感动2018”年度网络人物,李耀进成为浙江唯一入选者。在受助者的眼中,他仿佛一座灯塔,照亮了回家的路。 寻亲的意义 离家半世纪的母亲,一眼认出了儿子 老李其貌不扬,小平头、穿着休闲,一双眼睛清亮有神。但他的名头可不小,在省内外救助站同事眼里,老李颇具传奇色彩。 他虽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却能辨别多省包括偏远山区的口音,熟记省内外多地乡镇、村的老地名。在老李的带领下,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将社会救助与侦查手段相结合,成立了专门的“疑难个案甄别小组”,在业界开了先河。 老李也因此得了几个响当当的名号:“方言专家”“地名专家”“神探”。 老李为流浪人员寻亲,最早可追溯到16年前。那一年,我国开始实行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强制性收容遣送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2003年,随着《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实施,杭州市收容遣送站更名为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很快,老李与同事们接到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帮助当时滞留在站里的180多名身份不明人员找到亲人。 寻亲就像大海捞针,没有经验的老李和同事只能硬着头皮上。滞留人员中,多数因长年在外风餐露宿、生活与社会脱节,身体状况不稳定、记忆力也逐渐衰退。其中有一位老太太,让老李印象深刻。初见她时,老人破旧的衣服里塞满了垃圾,远远散发出一股臭味。流浪十多年的她习惯独处、脾气暴躁,始终不让人靠近,交流起来十分困难。 好在老李有侦查经验,1995年进杭州市收容遣送站工作前,他曾多次去警校进修,还被借调到公安部门工作过。遇到不愿交流的救助对象,老李从不气馁,重要信息问一遍没用就问十遍,十遍不行再逮住机会反复问。 几天内,老李与同事们轮番上阵,老人逐渐放下戒备心,终于同意去洗澡换了身新衣服,并说出了自己的名字。但提起家乡,老人却有些糊涂,一会说自己是苏州的,一会又说是南京的。一个省的范围太大,如何确定老人具体籍贯呢?老李灵机一动,找一个江苏人听听口音,说不定能行。 他听说杭州四季青市场江苏人比较集中,于是跑过去模仿老人的口音,大家围着辨来辨去也没个结果。回家路上,老李仍不死心,想起家对面裁缝店的师傅也是江苏人,又急匆匆跑进了裁缝店。师傅听完拍着胸脯打包票,“我就是江阴人,这绝对是我们江阴话。” 老李听罢,回去整理了老人的基本情况,第二天发函至江阴各乡镇。不久后,竟真的收到了一封回信。 一天,救助站里来了两男两女,说是老人的家人。但因老人离开40多年,家人对她的模样有些陌生。细心的老李发现,老人一直呆呆地盯着其中一名男子,便问老人是否认识他。老人慢慢吐出了两个字:“强子”。男子听后双眼泛红,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着大喊“妈!” 这一幕,让老李深受触动。一位离家近半个世纪的母亲,几乎忘记了生命中的一切,却一眼认出了自己的孩子。那一刻,老李明白了寻亲的意义。为了查清滞留人员身份,他与同事们花了2个多月时间,每天与救助对象聊天突破心理防线,同时从他们的随身物品、说话口音、家乡地名等方面逐个排摸线索,最终帮他们成功找到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