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记者 刘云 通讯员 斯金叶
对重新编制的《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家都很关心,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切实际,太不方便。
昨天,我们采访了两位专家,请他们从专业的角度来帮助分析一下。
为了保护好西湖做这样一个交通规划 我认为还是必要的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汤海孺
为了保护好西湖,让它能够更好地服务广大游客,做这样一个交通规划,我认为还是必要的。
西湖对于杭州,有两个属性,一个是城市公园,它是要开放的,百姓共享的。另外,它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从这个角度来说,希望对它进行保护性利用,不能过度利用,也要使得遗产可以千秋万代保存下去。
这样,就有一个保护跟合理利用的问题。
目前来看,杭州的城市旅游发展很好,已经为西湖景区分担了不少压力,但是,毕竟名气摆在那里,进西湖景区的游客还是多的。
这就又有了西湖游客量不均衡的问题。针对不均衡,在超过景点合理承载量之后,确实是要对游客进行一些限流。那么限流也包括,通过交通限制,来缓解西湖景区的交通压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采取一些限流措施,尤其是私家车,是有必要的。
从目前情况来看,景区也承担了部分交通功能,它不像黄山那样是独立景区,很多人每天上下班都要走景区,如果限流,就会影响到这部分人的出行,所以还是要具体权衡一下。
权衡,最重要的原则是要考虑到,西湖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遗产是第一位。
其次,在景区超过合理容量后,做相关限流措施是有必要做的,但是这个措施也可以考虑弹性措施,高峰、平峰,白天、晚上,在不同时间段,能不能适当解决一些过境问题,不能完全一刀切。
如果这两个方面能做到平衡就最好了。
在杭州的城市路网当中 西湖景区本可以承担一些通过性交通
浙江工业大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伟强教授
我一直在研究杭州交通,有这样一组数据——
西湖景区分为旅游交通和通过性交通,在西湖景区,通过性交通占景区总交通量的50%,工作日更是达到70%,个别路段例如南山路达到80%。
还有一组数据,西湖景区的全年拥堵时间仅占10%,不拥堵时间占90%。旅游旺季与黄金周相比人流量弹性达到16倍之多。
在我看来,不掌握数据,可能就没法真正了解老百姓的差异化需求。
就以工作日70%的通过性交通来说,这些人不是去旅游的,不去旅游,为什么还要走景区?因为,景区道路在最初设计时就不是只为旅游设计的,是作为城市交通设计的。
在杭州整个城市的路网当中,西湖景区本来可以承担一些,但如果把这些通过性交通都赶出去,那杭州的路网会崩溃的。
有没有想过,不能走西湖景区后,这些车要往哪里?那么西湖周边的道路肯定受不了,那不是给杭州添堵吗?
就好比,因为10%拥堵,去治理不拥堵的90%,会不会以偏概全,浪费了西湖景区的道路资源?
还有景区内部特色公交。可能并不是我们理解的普通公交,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出现会把西湖景区和这个城市割裂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