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记者 陈思翰
昨日,杭州互联网大数据企业——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每日互动)登陆A股创业板,股票发行价为13.08元/股,早上9:25开盘后,不多久以18.84元涨停,首日稳稳“封顶”在44.04%的涨幅上。每日互动市值一举超过75亿元。 有趣的是,这家成功登陆深交所敲钟上市的企业在12年前还很小,创始人方毅的第一个创业项目“备备”通过本报“18创富”版刊文寻找代理,《浙大学生的“备备”发明正在招商 换手机不用重输号码了》一文发表在2007年11月6日《每日商报》7版上。 创办于2003年的“18创富”至今依然是本报的明星栏目,这么多年来一直服务于杭州的创业创新,见证了无数民营企业的成长。每日互动就是一个例证。 方毅首个创业项目“备备” 2007年找到本报刊文找代理 回顾每日互动的上市之路,和方毅的三次创业密不可分。 2005年方毅在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读研期间,就组建了创业团队,开始了创业之路。方毅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自主研发的一款能够适配市面上多款手机机型、在充电时自动备份手机通讯录的充电器“备备”,并获得了8项技术专利。“备备”的成功不仅让方毅获得了天使投资,更让他赢得浙江省大学生“创业之星”称号,成为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的代表。 据说这个“创业灵感”源于一次丢手机的经历,他发现手机里的通讯录全找不回来了。由此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市场需求,就和小伙伴们投入了研发。 2007年9月,“备备”面市,在产品刚刚进入市场时,打开局面并不容易,同年11月,当时方毅的每日科技公司派人找到了《每日商报》,希望借助报纸进行产品宣传。 来到报社对接工作的是一位邵姓负责人,据他介绍:“备备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产品,我们的核心技术arm芯片和陷入式系统很难模仿,相当于把一个小型的电脑pc放在备备当中。” 这篇报道的结尾提到:备备在杭州协亨手机卖场有售,单价288元;同时每日科技公司也在扩大各种招商渠道,如果你想代理备备产品,或者对备备的功能感兴趣,想通过18创富团购打折后的备备,都可以致电18创富热线85188518。 到2008年7月,《每日商报》对这款大学生创业的产品作了跟踪报道,“至今,备备已经卖出了近3万个,这个数字1个月内有效。”方毅自信地回答,那时他刚刚当上新成立的杭州市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副主席。 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研发手机推送技术的个推生逢其时 方毅作为连续创业者,2010年,他带领团队继续创业,成功研发了国内最早的即时通讯产品“个信”,比微信的诞生还要早一年。但是,微信的迅速崛起,给了个信巨大的压力。关键时刻,方毅和创业团队毅然决定抽取“个信”的核心技术,专注于研发手机推送技术,并很快推出第一个产品——“个推”。2010年底每日互动成立,成为了国内第三方消息推送市场的早期进入者和开拓者。 从技术层面来解释个推有点难,但不妨这样理解:我们在新浪微博上看到的私信、@、评论等提示,PPTV实时推送的剧集更新,去哪儿航班动态的实时推送,都是个推这个“搬运工”的劳动成果,似乎就不那么难理解了。个推作为内置在APP里的一个服务模块,在安装APP的时候就会自动安装,从而实现为各类APP提供个性化消息推送服务的功能。 据方毅介绍,目前主流媒体和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是使用的“个推”服务,比如人民日报、新华社、新浪微博、网易新闻、滴滴出行等,也包括BAT旗下的众多应用。 同时,个推也给杭州众多互联网企业提供数据智能服务,比如浙江新闻、19楼、51信用卡、蘑菇街、云集、挂号网、微贷网、萤石云视频等,更服务于杭州的“城市大脑”后台,将海量数据资源转化为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方毅表示,未来,每日互动将积极响应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号召,以数据智能的强大力量,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杭州经济建设、社会治理赋能。 互联网企业很久没在国内上市了 每日互动是20个月以来首例 此次每日互动成功上市,也成为继做电子书的掌阅科技在2017年7月上市之后,时隔20个月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同时,每日互动也是今年以来首家在A股上市的杭企,以及首个登陆A股创业板的杭州估值十亿美元以上企业。 这两年,每日互动连续出现在杭州估值10亿美元以上企业的榜单上,IPO呼之欲出。在上市地点的选择上,和大多数奔赴境外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不同,每日互动选择在条件更为严苛的A股上市。 据悉,A股上市的财务条件,需要当前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这也是阻碍许多互联网高估值企业无法在国内上市的主要原因。 不过,从招股书可以看到,每日互动公司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17690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53930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74.60%;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2016年的3430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24878万元,完全符合A股创业板的财务要求。 方毅认为,公司能在十年间迎来快速发展,和杭州的创新环境是分不开的,“我是一名大学生创业者,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业,至今已经有14年了,也算是一位创业老兵,创业在一个鼓励创新包容试错的杭州,在这里,我们丝毫没有感受到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