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记者 林司楠 )
区别于此前的单边上涨行情,本周以来,A股似乎进入到另一种运行模式:指数在2970-3090点一带反复震荡徘徊,但一些前期涨幅过大的“妖股”,比如东方通信、网宿科技等开始大幅回调;此前一骑绝尘的创业板指,也在最近几个交易日跌去了6%。
出现这样的状况,一是因为近期政策风向转变,监管层主动出手给市场“降温”,二是股市经过连续大涨,自身存在基本面回归及技术调整的需要。
还是那句老话,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只跌不涨的极端市,在A股回归理性后,新一轮的行情或许将重新酝酿。
监管层主动出击 场外配资或成为高压线
今年以来,伴随着市场行情迅速升温,曾经的场外配资有了死灰复燃的迹象。
杭州一位股民告诉快报记者,行情好时,一天最多能接到10多个配资电话,“他们声称可以将本金放大到5-10倍,资金成本每月3分-5分(即年化36%-60%),视配资规模而定。除此以外,各类推荐股票和邀请加入股票微信操作群的骚扰电话也是络绎不绝。”
也有一些配资机构目标直指近期大热的科创板开户。众所周知,设立科创板的制度安排中,上交所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上设立“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日均不低于50万元”的限制,将不满足这一条件的中小投资者拒之门外。这让场外配资变得有机可乘。
“50万元是证券公司开立众多权限,比如科创板、沪港通、深港通、融资融券、期权交易等的基本门槛。一些场外配资机构很显然瞅准了中小投资者急于开户又囊中羞涩的心理,相当于借钱给他们买开户资格。”杭州一家大型券商工作人员表示,“事实上,监管层之前设立50万元的门槛是有其考虑的,无论是科创板还是沪港通、深港通,都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资金实力,这样的设置本质上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而配资机构违规出借资金给中小投资者买门槛,实际上在无形中加大了许多投资者的风险。”
本周四,浙江证监局召开辖区证券经纪业务合规风控管理座谈会。会议特别提到全面落实“了解你的客户”原则、深入开展投资者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做好交易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以及严格禁止参与非法场外配资活动等四方面要求。尤其是最后一项,被市场看作是监管层主动出击,降低未来市场风险隐患的重要举措。
无独有偶,广东省证监局日前也出台了类似举措。广东省证监局官网刊登的消息称:“广东证监局召集辖区相关证券营业部负责人座谈,了解证券经营机构所掌握的场外配资的模式、对象、趋势等情况,并对证券经营机构防范场外配资风险提出明确要求。”
上述券商工作人员补充道:“场外配资一直是近年来监管层核查的一个重点领域。2015年牛市行情时,有不少投资者拿着场外的高比例配资再到证券公司进行二次融资,极大地提升了自身风险,也造成了后续市场大幅波动。近期,伴随着A股行情逐步升温,一些配资网站打着‘高比例配资’‘资金快速到账’的旗号违规为投资者提供融资服务,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隐患,而上述这些风险点未来都将成为监管层核查的重点。”
降杠杆之后
A股能出现上涨2.0行情吗?
由于前期涨幅巨大,一些对市场行情以及政策变化较为敏感的机构资金开始频繁撤离市场。一个比较典型的信号,就是在龙虎榜中短期搏杀的机构席位号。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以来的龙虎榜中,机构席位共计上榜614次,合计成交金额319.14亿元。其中,买入金额118.05亿元,卖出金额201.09亿元,卖出规模是买入规模的近两倍,且“净卖出”主要集中在本月。
3月以来,上证指数围绕3000点关口展开争夺,两市成交额屡破万亿。在此过程中,龙虎榜中的机构席位卖出意愿越发强烈,最近10个交易日累计卖出规模已达93.36亿元。而且不论当天行情是上涨还是下跌,机构席位均呈现大举抛售态势。
除此以外,一些前期涨幅巨大的“妖股”,比如东方通信、网宿科技、人民网等本周开始出现大幅杀跌走势。以东方通信为例,截至昨日收盘,该股本周以来跌幅已达17.48%(昨日下跌7.79%),而在上一周该股大幅上涨31.79%。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风向的转变,以及投资热度的下降。
那么,在降杠杆之后,A股还能出现第二波上涨行情吗?中金公司研究显示,当前上证综指市盈率仅有约13倍,市净率约1.5倍,仍明显低于历史中位水平,也低于海外主要成熟市场的估值水平。该市盈率是基于2018年相对较低的盈利水平而得出,如果未来盈利能力上升,估值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中金公司称,从一些市场行为指标来看,投资者并未达到盲目乐观的程度(一些机构尚未将仓位恢复至正常水平,个人开户数、融资买入额、成交量远未及历史高峰)。这与以往股市泡沫时期估值奇高、全民参与的情形有明显差别。今年两会前后出台了很多结构调整的政策,为未来的经济长期转型打开了新的局面。这是比经济短期回升更加重要的因素,将有助于未来股市估值的持续修复。
对于后市,中金公司仍建议对A股保持适度高配,并提示投资者应时刻牢记股票是长期性、高波动的投资品种,而非短期博弈工具。近期快速上涨后,股指进入前期密集成交区间,监管层也有意识要防范市场大起大落,这些短期的交易和政策风险是任何人难以准确把握的。最好的应对方法,还是坚持长期投资、分散投资。把股票投资放在战略资产配置的框架之下,同时配置多种资产类别来分散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