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塘栖(虞铭 供图)
从武林门码头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行至25公里处的十字路口,有一个地方,叫武林头。 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这个“武林头”的来头,有个不靠谱的民间说法是,“武林头”也叫“伍林头”、“武林渡”,传说伍子胥在这里隐居过。 这个十字路口再往前行,约莫两三公里,就是塘栖古镇。 按理,武林头处于水路的十字路口,对面是杭州,背后是湖州,集市商埠发展轻而易举,但从古至今,武林头都是一处荒凉地,不要说村落,就连正儿八经的码头都没有。反倒是塘栖,成了苏、沪、嘉、湖的水路要津,一直发展至今。 要解释这个原因,得先把时间倒回到五百多年前。 运河十字路口 武林头和塘栖大比拼,塘栖获胜 清康熙41年前后《运河图》大英图书馆藏
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
早在五百多年前,它的航道,就在如今上塘河的位置。上塘河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河,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下,从海宁长安,转入上塘河到皋亭坝再到艮山门进入杭州城,宋元时期,苏东坡、王安石包括马可▪波罗到杭州来,走的都是这条线路。 这条人工河,最大的缺点就是水位高,连续不下雨的话,就要断航。而且沿途有很多坝,船只翻坝很麻烦,发展受限。 因此,到了明代中期以后,江南一带经济发展,手头越来越宽裕,窄小的上塘河就被“嫌弃”了,当地政府干脆新挖一段从塘栖至江涨桥段的运河,也就是现在通航的运河。 这条河道,是基于现有的河道挖出来的,很多还是天然的湖泊,如十二里洋、三里洋,所以这段河道就很宽,史料记载“20丈”是平均宽度,其实很多自然河道区域都达到了100来米宽。 河道宽了,运输能力自然就上去了。比起10来米宽的上塘河,这段运河的运输能力,比原来翻了十倍甚至几十倍。南来北往的航运,繁荣了沿线的当地经济。因此,宋元时期,原本连地方志上都找不到记录的塘栖、武林头都出现了。不过,最后“养肥”的是塘栖。 为什么? 这里要普及一个知识点,古时候走水路,五六十里是一个节点,一般船开了五六十里就要停下来住店过夜。从艮山门出发到临平,走上塘河,恰好是五六十里。走京杭大运河,从武林门到这里,恰好也是五六十里,再过去要到桐乡石门才能找到客栈。 那么,究竟哪个位置最适合设码头、开客栈? 武林头,连通的是苕溪,再出去又是航道支线,致命的弱点就是不适合水运。
光绪十五年塘栖地图(虞铭 供图)
再看看离它两三公里的塘栖,往东走可到桐乡、嘉兴、上海;往北走去往德清;往西走可通老余杭、安徽、南京;往南走,半天路程到杭州。因此,真正处于十字路口黄金地段的,应该是塘栖。 运河是妈妈,广济桥是爸爸 运河横穿整个塘栖,把塘栖分成了水南、水北两个板块。从人口分布来看,水南占了90%,这里“商家鳞集,市肆萃焉”。
水北街现状(柯伟 摄)
而水北街呢,仅是“边角料”。明清以来,没有过街楼。原因很简单,这段运河是漕运的主通道,水北街是拉纤的通道,真正让塘栖的水南、水北连成整体,是因为广济桥的出现。这座如今京杭大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创造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清光绪《唐栖镇》中记载:“迨元以后,河开矣,桥筑矣,市聚矣。” 这个发展机遇,往大里说,它带动了浙江省近代工业革命。 1895年,拱宸桥开埠。
大纶丝厂遗留下来的现存建筑(唐永春 摄)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南浔富商庞元济和杭州殷富丁丙合伙在塘栖镇东的日晖桥畔开设“大纶丝厂”,这是浙江省境内最早的三家机器缫丝厂之一,也是塘栖第一家现代化工厂,就造在大运河的转弯角上。 能在这里建造丝厂,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水路的畅通。塘栖这个位置的京杭大运河航道,可以开进大货轮,那些工厂需要的机械设备、燃料、德国意大利的发电机等,都可以走水路运进来,周边的德清、桐乡、湖州、海宁都是蚕桑基地,走水路也很方便。 有了丝厂之后,塘栖的经济面貌彻底发生了改变。塘栖的水北街一片,接连冒出了三座丝厂,还有织布厂、织绸厂、肥皂厂、碾米厂等,直接形成了一个工业带。 整个丝厂产业,光是工人就达到1万多人。当时,塘栖的人口也就1万出头,那这些工人从哪里来呢?原来是当地种枇杷、养蚕的农妇都去丝厂当起了上班族。 有句玩笑话说,塘栖的女人都很“嚣张”,其实是有原因的。 想想当年,女人们都成了上班族,每个月赚进三四块银元,一年下来就是几十块银元,这笔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能买下塘栖的一套房子,更不要说,百货商店里那些平时大家都买不起的热水瓶、毛毯,女工们都能轻松拿下。 而对比她们的老公,平时就靠天吃饭,收成季节卖些枇杷卖茧子,根本没有稳定收入。
上世纪60年代在广济桥边合影的孟家三姐妹
(虞铭 供图) 所以那时候,塘栖有个现象就是每天老公摇着小船送老婆去丝厂上班,女人的社会地位完全改变了。 这样说下来,对于塘栖而言,简单一句“运河是妈妈、广济桥是爸爸”,就把它如何发展了两岸富庶的经济、繁盛的人口变成“黄金水道”重镇的原因交代得明明白白。 超山的十里梅海 和大运河有什么关系? 如果问你,超山的十里梅海是怎么来的? 你肯定想不到,原来它也和大运河的水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春暖花开白日梦,辜负超山万树梅
————四十年前超山宋梅老照片(虞铭 供图) 依赖着京杭大运河,依赖着水路码头,塘栖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商贾来此经商,最有趣的是,不同的地方来的人,盘踞在此,各自占领了一个个行业:食品行业都是宁波人经营的,开中药店的都是慈溪人,当铺都是徽州人开的,面粉店是江苏丹阳人开的,酿酒作坊是绍兴人开的,做泥水匠的肯定是东阳人…… 商贾、名人都来了塘栖,也把很多技艺、先进的文化带到了塘栖。 比如,塘栖镇上最早的私人园第是位于水北的“吕园”,光绪《唐栖志》记载,吕园的主人是吕坤、吕需兄弟,明代正德、嘉靖至万历年间人。吕需是最早在塘栖开办书院讲学的,也是他,将外地的蜜饯制作技艺传入塘栖。他可能不会想到,自己带回来的这门技艺,让塘栖的蜜饯传往了全国各地,至此改变了塘栖的面貌。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塘栖(虞铭 供图)
最早,塘栖的农民收成了水果,没有冰库,很难保存,没办法销往远路,价格也卖不起来。自从有了蜜饯制作技艺,塘栖的农民就开始在超山种植大片梅花,夏天采梅子做成蜜饯,既不会腐烂又能走水运卖出去。相当于是做一季吃一年。 明清时期,每年春季,几十万的香客从四面八方坐着船,过塘栖入杭城内烧香拜佛,回程肯定住在塘栖,他们带回去的伴手礼就是好吃又容易保存的蜜饯。 因为销量太好,塘栖几乎每家每户都在做蜜饯,最多的时候,塘栖有200家蜜饯作坊。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百年汇昌,所产的糖色(蜜饯)就曾被道光皇帝选为贡品,是清朝内务府(故宫)的“指定供货商”,在1929年首届“西湖博览会”上,汇昌蜜饯曾获最高奖。 近代上海开埠,有了电厂,有了夜生活,开出了很多电影院、歌舞厅和夜总会,里面最受欢迎的小食就有陈皮梅、桃干、杨梅干、话梅,全都是塘栖超山的土产。 看到这些蜜饯这么受欢迎,上海的食品公司看到了商机,冠生园、梅林罐头公司等食品公司,纷纷跑到塘栖,专门找当地的作坊做“代加工”,搞到上海二次包装变成自己的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套路和现如今一模一样。 就是到了现在,杭州仍有40家蜜饯企业。大家吃的“来伊份”蜜饯,基本上都是塘栖生产的。
▼延伸阅读▼
《塘栖氏族》你这个塘栖人来自哪里? 杭州大运河之畔的塘栖古镇现在怎么样了? 杭县塘栖水上派出所记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