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筷作品“荷塘清趣” 说起天竺筷,那可曾是老底子杭州人家家户户碗盏间的“标配”,起于三百多年前的清代,是杭州土生土长的特色产品,名头响当当,号称“江南名筷”。 2006年12月“天竺筷传统技艺”入选“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6月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竺筷,顾名思义,其原料取自杭州天竺山的实心大叶箬竹,因而得名。其质地良好,使用起来餐染竹香,同时筷头设装饰,筷身烙制妙笔丹青,兼具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物美价廉。现如今共有20公分、24.5公分、25公分和38等长度的尺寸,以及粗、中、细几种款式,筷头分为铜头、黑檀头、玛瑙头、荷木等,筷身所绘图案多为反映杭州人文景观和本土地域文化的自然风光、民俗风貌、花鸟诗词、知名传说等,富有民族特色。 天竺筷作品“济公赐福” 天竺筷的出现并非偶然,以竹为筷是有源可寻的,这种习俗由来已久,早可追溯至春秋时,就地取材制作竹筷,用来吃饭,精细合宜,竹香犹存。清朝时被当地人截取、镶上银头作为商品出售,自此“天竺筷”声名大噪。 每种传统技艺背后都有它独特的传说,天竺筷有三个版本。其一是寺庙版,这个版本要从天竺三寺(法喜寺、法静寺和法镜寺)说起。从前香火兴旺时,常有远道而来的香客无法当天离去,需要留宿,即“宿斋”。吃斋时分,人多筷少,山中多竹,截竹成筷,用弃方便。后来,寺中和尚用锡皮将筷儿空筒的一头包起来,好似一顶僧帽,竹筷便脱离了“一次性”的范畴。从寺庙出来的筷子沾染了佛气,被赋予一种灵性,有增口福、添好运的寓意,又可保留一份“佛祖心中留”的虔诚,于是在香客中广受赞誉,香客纷纷带回家作为纪念品,与家人福气同沾。此情此景一经出现,商机自是不必赘谈。 天竺筷作品“龙凤御箸” 从原料起,选竹子就有不少讲究,要求取一到二年生的小竹。两年生的小径竹长不粗但能长得很长,且竹身坚韧,颜色玉白,少有疤节,适合用来做高档筷。一年生的小苦竹颜色较暗,用作一般筷子。然后将竹子在竹节处截断,这样的截法方能使夹菜的一头没有竹子的空筒,不留残羹。要保证筷坯清洁、自然直,并高温脱脂。之后的锯竹也要以竹节为准,按工艺要求分别锯成各种规定长度的筷料,一头必须齐节锯平。为了保证筷子质量,理坯的步骤不可或缺。传统的做法是在平面上滚动筷坯,不挺直、不圆润的筷坯会滚动不一,需扔弃不可为筷。还要将筷坯按粗细、色泽及病竹分别理出。其次就要进行磨头和砂光,将竹节的突出部分磨平,让整支筷料的表面变光滑,同时增其强度,使之厚度均匀一致。接下来就是制作天竺筷的关键工序——烙花。炭火上放“花板”,即刻有花纹图案的铁板,加热到预设温度,烙花师傅用一根长铁条擂(杭州话:滚动)筷身,一根筷子要烙三道图,需擂三次。在烙花过程中必须有高超技能,快了烙不上花纹,慢了烧焦筷料。最后,把合格的烙花筷子抛光,使其光洁油亮,这才算大功告成了。 天竺筷制作过程——烙花
天竺筷制作过程——抛光
天竺筷制作过程——晒竹
用这种技艺制作出的天竺筷保留了竹青的原生态模样,野趣天成,古朴自然,无需刷漆,环保健康,竹质原料使其轻便易洗,又节约木材。同时,其筷身图案是为火烙,经久不褪色,颇有古风雅韵,别具一番情致。这样一双筷子拿在手里轻巧便宜,而且不用担心像其他筷子那样长出霉变的“乌花”。小小一副筷子却包含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融合,价格定位又平民化,所以天竺筷很快在群众中风靡传播开来并牢牢扎根数百年实属情理之中。 伴随着天竺筷的风行,民间手工作坊也如雨后春笋般在杭州城里纷纷冒出了头,主要集中在大井巷一带,叫得上名的有“乾泰顺”“汤顺兴”等,这其中又数“王老娘”独占鳌头,据说连乾隆皇帝都上过门,当时盛况,可见一斑。经久不褪的热潮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据《天竺筷志》记载,1930年时大井巷一带的天竺筷作坊已发展到十余家。那时的杭州人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天竺筷出了名,做煞了大井人”。要问为什么销路这么好?谁家添丁添口不都要添双筷子嘛,逢年过节换套新的筷子也喜庆。而且不仅寻常老百姓吃饭要用筷,走亲访友、佳节赠礼,天竺筷也是沾喜气的好彩头。在筷文化里,送筷子可是有讲究的,譬如,新婚之喜送筷子,就表示“快生贵子”,筷子遇上了乔迁之喜,那又是“送快乐”,不一而足。连宋美龄在回访各国友人的礼品回单里都忘不了天竺筷,在天竺、灵隐游玩后采购了不少,送给使节夫人们。天竺筷就在各位夫人交口不绝的称赞中走出国门,成为了见证国际间友好的体面礼。建国后的天竺筷也有过辉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悠长的驼铃声,一百万把天竺筷送到了无数藏民手中,并受到了贵族级礼遇。后来天竺筷还在香港的筷子评估大会上力拔头筹,广受赞誉。天竺筷的供不应求催生了天竺筷厂房,告别了“作坊时代”,集中进行生产。 天竺筷作品“香积寺”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机械化生产的大环境下,天竺筷和其他传统手工业制品一样,不得不面对衰落局势。天竺筷制作的整套工艺流程几乎都是纯手工技艺,很难用大机械化来完成,挑选竹子都是用卡板或目测评定,大多靠经验,烙花技艺要求很高,只得口耳相传,边做边积累掌握技能,熟能生巧。同时天竺山风景区的成立又断了原料竹的源路,取材的困难,加之产值和附加值的低下,很少人愿意做,许多制作的小作坊也是偷工减料,用大毛竹劈开,做出来的筷子粗制滥造,坏了天竺筷的名声,天竺筷举步维艰。一次性用筷、塑料密胺筷等方便实用的筷子逐渐取代了天竺筷。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在速食型社会,很少有人能耐得住性子做筷子了,传承也成了问题。很多割舍不下对天竺筷感情的老杭州人,在面对它无可奈何的式微局面时,也只能一声叹息,然后像那些对天竺筷没什么概念的年轻人一样,从超市选择一双筷子。 当然,浸润着丰厚文化情感又有坚实群众基础的天竺筷,老杭州人又怎会眼睁睁看着它消亡在今后的岁月中?在指引黑暗中的天竺筷重返光荣的道路上,出现了不少自发的“掌灯人”,天竺筷第五代传人王连道便一直在默默坚守着。从研究天竺筷工艺到重组建厂,抓牢设计本土化和生产标准化两个核心点的他,既着眼于改进生产工艺,拓展原料来路,引入半自动化操作,又重视花纹的设计,凸显杭州特色。天竺筷生产厂几经周折,终于将记忆中的竹筷送还市场,动人的西湖十景,瑰丽的古老传说又随着人们的十指跳动在餐桌上。 王连道制作天竺筷 同时,杭州市拱墅区委区政府在天竺筷的复兴路上保驾护航,和民间手工艺人一起共同抢救天竺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政策扶持、经费扶助、平台搭建、基地建设等各方面对“天竺筷”进行保护,建立保护基地,将《天竺筷制作技艺》列入重点培育、扶持的非遗项,保护核心技艺、完善相关产品和刺激市场需求 ,打造文化创意产业。
如此尽心尽力的挽救终于收获纷至沓来的喜讯。2006年至2008年,天竺筷连年斩获三届中国国际休闲博览会金奖,之后又获得2008年度杭州市优秀旅游纪念品评选大会金奖、2009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2009年优秀旅游商品博览会银奖、2010年杭州市优秀旅游纪念品评选金奖和首届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银奖等。 天竺筷作品“快乐满仓” 沉睡了十几年的天竺筷终于苏醒,以一种古老优雅又不失时代生机的步伐走进新时代,在街头巷尾的商铺中重现它的清丽姿态。河坊街的小店,奎元馆的片儿川,躺在柜子里的艺术感,捞面条的烟火气儿,都在诉说着它平实又感人的回归。然而这只是是开始,重生后的天竺筷依然面临不少困惑。从前是潜移默化融入日常生活,到现在更多演绎为一种艺术品的存在。尽管生产引入了现代化技术,但主体工作依然依靠纯手工,较低的产量无法供应超市的进货需求,只能去专卖店、网上或者直销厂家寻购。所以保护弘扬天竺筷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共同培育一片沃土,让它的发展在艺术性和生活化的双线程中齐头并进。 希望照耀天竺筷前进的道路上的灯火可以长明,使它可以稳健地走过下一个路口的转弯,保有竹子本身特有的生命力和韧性,让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它在指尖上的美丽时光。 延伸阅读: 杭州张小泉:快似风走润如油裁剪江山成锦绣 西子湖畔,那把惊艳世界的美扇 杭州半山泥猫:萌了几百年的“喵星人” 那把绽放在江南烟波中的“西湖之花” 萧山壳,灯笼俞…那盏亮了千年的西兴灯笼! 杭绣大师陈水琴 一幅绣品半世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