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来,我基本每年都会去香港探望金庸先生。”徐岱说:“最近一次去金庸先生家里看他,是去年暑假。一来应香港‘金庸馆’之邀,他们开馆前,来杭州、来浙大拍摄了不少采访视频;二来也是应金庸太太的邀请,她邀我和太太一起去和金庸先生聊聊天。”
在徐岱看来,金庸的健康状况还是非常不错的:“我很负责任地讲,以一个94岁老人的身体来看,他的精神状态是相当不错了。”徐岱回忆,那次他去金庸家中看他,金庸非常开心,“有人讲他现在说的话越来越少,但我观察,他对熟悉的、有过交情的人,还是很愿意多聊聊的。我那次去,他还是聊了很多。”不过,徐岱说,毕竟年纪大了,金庸目前出门走动已不太方便,但在家里,金庸依然会看看书,翻翻杂志,也看电视。
上个周日,也就是3月4日,浙江大学原党委书记、浙江省政府原特邀顾问张浚生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杭州举行,享年83岁。金庸秘书从香港前来参加追悼会。“金庸先生的秘书带来了他的近照,我看了照片,金庸的身体依然很好。和我最近一次去他家中看到的一样精神。”徐岱说。
上周金庸派秘书来杭州
参加故友张浚生追悼会
金庸当年到浙江大学任教,这场“姻缘”的促成,实际上就是应好友张浚生的邀请和牵线。
金庸曾说过,两个最要好的朋友,其中一个就是张浚生。1985年,张浚生到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第一个拜访的香港名人便是时任《明报》社长的金庸。让他记忆深刻的是,当时金庸招待他的并非寻常待客的一杯清茶,而是在一宽口大肚的玻璃杯里倒上的一小杯白兰地。从此两人成了莫逆之交。
1998年,62岁的张浚生离开香港回到杭州,主持浙江四校(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工作,并出任新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当时他得知金庸已有封笔不再写小说、拟到北大或浙大做学问的意愿。他随即与潘云鹤校长商量,聘请金庸为浙大人文学院院长。有人说,正是张浚生,把金庸引回了家乡浙江。
2014年3月,在金庸90周岁的寿宴上,张浚生提出想在杭州为金庸出版一本书的想法,金庸爽快接受了这一邀请,并提出希望张浚生来把关文稿内容。张浚生于是扛大梁,成了这本书的主编,并亲自挑选了三位得力写手。这三人都很熟悉金庸在浙江、浙大的情况,他们保留了许多金庸在杭州、在浙江的珍贵影像资料。一位是应忠良,原浙江省海宁市的市长;一位是卢敦基,金庸的博士研究生;一位是何春晖,金庸在浙大人文学院任职时的助手。2015年,该书由红旗出版社出版,书名为《乡踪侠影——金庸的30个人生片段》。
金庸好友张浚生主编的《乡踪侠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