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论战一段佳话 蒋北耿作品 “先生不但是著名书法家,文才也极佳,诗词绝句张口即来。”20世纪80年代初,蒋北耿曾撰写了一篇介绍西泠印社的文章发表在《杭州日报》上,郭超英感慨先生斐然的文采,让他至今难忘。 还有一次,当时郭超英在《西泠艺丛》当编辑,出于编辑的职业病,因为对一则蒋北耿发表诗词的平仄对错不放心,他把一批诗稿交诗学专家吴战垒审核,吴战垒是词学大师夏承焘先生的关门弟子,从事编辑工作近40年。结果,吴战垒果真在蒋北耿的诗文里改动了几个字。蒋北耿知道后,写了一篇文章来反驳,吴战垒也不相让。 “两位老师为此进行了一场笔头论战,现在他们都已作古,但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郭超英说。 西泠印社社员沈颖丽,也曾师从蒋北耿。沈颖丽跟着他学习古代汉语知识,中国文史知识的熏陶和书法技艺的传授,使她受益匪浅。蒋北耿写字的两个追求令她膺服至今:社会效果追求“雅俗共赏”;艺术效果追求“沉着痛快”。她有过一幅作品叫《竿斋先生诗抄》,其中的一部分,就是蒋北耿多年信手拈来、随手丢弃的诗稿,她有心拾掇积累,蒋北耿见到后很惊喜,同意她用书法抄录刊登。 西泠印社理事、肖像印研究室主任张耕源说:“北耿兄像是一颗蒙着灰尘的钻石,光芒不外露。最难忘他在办《西泠艺报》的时候,毅然两年连载新生的肖像印,为肖像印的起步给予了极大的推动力,这真的需要很大的魄力和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