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极限 刷新多个“第一次” 在“出舱”前几天,已经在之江院区重症监护室战斗70多天的外科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方俊君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在申请书里写道:“疫情中,党的领导力和党员的凝聚力让我深受感触,我以能加入这个群体为豪。” “1月27日刚‘进舱’时,医护人员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也很少,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回顾自己的战“疫”历程,方俊君说,虽然是主动请战,自己的心态也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伏。一开始,最难克服的是内心隐隐的恐惧。 慢慢地,随着了解深入,心态上不再恐惧病毒,可全省各地转来的病人数量越来越多。“转过来的都是病情很重的患者,救治难度很大,心理压力大到晚上一度失眠。” 方俊君告诉记者,这样高强度高难度的工作,是他从业9年来的头一遭。但他的成长也是前所未有的。“每当跟随各科室专家将危重型患者从生死线上抢救回来,前辈的高超技能和敬业精神对我的触动非常大。” 浙大一院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李彤也经历了从业16年来的许多个“第一次”。“比新冠肺炎患者病情更重的患者,我救治过不少。但我第一次遇到如此多危重型病人集中在一起的情况,也第一次身处同时有13个专科的医生参与救治的重症监护室。”李彤说,刚进病房时,他认为病房里最危重的十几名患者中,顶多能救回来一半。但在所有医护人员竭尽全力的救治下,一些原本被认为不可逆转的患者也慢慢好转。 李彤说,这些宝贵的经历也让自己对病毒性感染的危重型患者救治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将对疫情结束后的日常工作产生深刻影响。 “无论是之江院区改造的‘浙一速度’,还是凝结战‘疫’智慧的‘浙一经验’,以及3个‘零’的佳绩,都离不开一支经得住难关考验的医护团队的持续战斗。”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说,正是这样的精神,引领战“疫”中的医护人员向着正确方向一路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