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城市经济进行了一场“大考”。记者近日在杭州采访时发现,有一些产业、企业在疫情中受影响较小,有些甚至逆势爆发。“这得益于杭州全力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和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在‘双引擎’驱动下形成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杭州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这让城市经济发展在面临疫情时更显韧性。
厚积已久的杭州数字经济产业,在这次疫情中得到了淬炼。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产品专家尤清涛没想到,以前用在文保、电力测温等专业领域的热成像系统,在这次战“疫”中成了关键“武器”。公司春节期间加班加点研发了超高精度人体热成像测温系统,生产线24小时开动。这些热成像系统在杭州地铁、上海浦东机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得到应用。 疫情中,钉钉科技有限公司的在线教学,服务全国14万所学校的1.2亿名学生;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月免费开放“安恒密盾”,用户激增10倍达百万;在富阳中荷电子有限公司,改造后的智能生产线在复工后3小时产能就恢复到90%…… 一触即发源于厚积薄发。2019年,杭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3795亿元,占全省总量的61%,同比增长15.1%,已连续21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软件行业业务利润总额居全国第一;中欣晶圆、中电海康、博雅鸿图等一批“芯”项目落地。 面对疫情突袭,早早布局数字化的新制造企业也具备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复工以来,兆丰的智能工厂24小时不停,产能一周内就从最初的65%回升到85%。”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孔爱祥告诉记者,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快速恢复力”让兆丰保住了所有订单。 在杭州,许多像兆丰机电这样的制造业企业,正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实现生产流程再造、企业提质增效。
去年9月,杭州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十百千亿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六倍增,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制造业强市。 围绕“新制造业计划”的23条政策意见,杭州已推进36项政策实施细则,为制造业发展提供空间、资金、项目、人才等全方位保障。 2019年,杭州重点实施了139个智能制造为方向的攻关项目和1093个工厂物联网方向的推广项目,新增上云企业1.5万余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覆盖率达84.56%,超过年度目标14.56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