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消费贷热度不降 贷款结构持续优化
不可忽视的是,不少上市银行之所以能快速“华丽转身”,与其优异的零售业务分不开,而此项业务的爆发又以消费贷这个“功臣”的表现最为突出。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银行端的消费贷规模约为6.8万亿元,占GDP和消费支出的比重约为8.2%和21%。
具体到银行的年报来看,就“零售之王”招行而言,该行零售贷款总额较上年末增长16.02%,占该公司贷款总额的53.36%。其中,消费贷款余额913.70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57%;而此前的“香饽饽”房贷业务则出现明显下降,其贷款余额占零售贷款(不含信用卡)增量的比例较上年末下降41.05%。
不仅是招行,为优化贷款结构,去年国有大行也加快了布局消费贷产品的步伐。例如,2017年,建行个人消费贷款为1926.52亿元,较上年增加1176.13亿元,增幅156.74%。其中,仅一款明星消费产品“建行快贷”的贷款余额就增长了441.43%。又例如,针对中高端客户,交行上线了“薪金贷”产品,通过在线申请、集中审批等方式,实现“秒批秒贷”。
交行董事长彭纯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该行2018年的信贷投放将继续向零售板块倾斜:“在零售的转型中,一是要持续扩大信用卡业务的资产规模占比,二是继续支持居民的消费融资。”
对此,平安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对银行而言,消费信贷具有轻资本、高回报的特点,在未来银行将战略重心更多向零售转移的背景下,消费信贷将成为银行零售转型重要的突破口。过去几年国内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增长呈上升趋势,2017年上市银行口径(剔除次新股)消费信贷(含信用卡分期)增速接近20%,银行之间竞争也趋于激烈。
拥抱智能投顾、区块链等新技术 “金融科技”成银行转型“核动力”
你有多久没去过银行网点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从本次的银行年报中也能窥见一斑。
“如果说我们的网点开户效率方面还有一点差距,你们真的要试一试我们的手机银行,一个季度有一个季度的变化。”中国银行董事长陈四清这番表态的底气源于一组喜人的数据。
据中行2017年年报显示,该行电子渠道交易金额达192.4万亿,同比增长20%,对网点业务的替代率达到94.2%。该行手机银行注册用户突破1.15亿,活跃用户同比增长66%,手机银行交易金额近11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成为个人客户最为活跃的线上交易渠道。
由“轻型银行”战略朝着“金融科技银行”方向深化转型的招行则表示,要让金融科技成为战略转型下半场的“核动力”。“事实上,招行目前已经变成了一家‘移动银行’。”融360分析师认为。
根据招行2017年的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旗下两大App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4509万户,40.35%的本公司持卡客户已经迁移到手机渠道,81%的客户往来已迁移到手机。
实际上,随着金融科技浪潮的到来,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正在加速重塑银行业务。
以农行为例,2017年该行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商供应链金融领域,上线了涉农互联网电商融资产品“e链贷”。去年11月,中信银行与百度共同设立的直销银行——百信银行开业,通过引入AI技术,该直销银行运行几个月即达到了过去一家分行通常两到三年才能实现的成绩。
“这些都是银行必须做出的转型。”在徐常伟看来,前几年的“苦日子”让银行感受到不能仅靠净息差为生,通过引入智能投顾、区块链等新技术,拓展中间业务成为它们探索转型方向的一个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