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为台江引入苗绣合作社,一年开出14家扶贫工坊扶贫;帮助雷山县茶产业建成茶厂一座,并大幅提高附加值,最高卖到三千多元一斤。从2018年至今,杭州落实产业帮扶举措,聚焦‘一县一业’,建成食用菌、中药材、茶叶、非遗文创等十大帮扶产业,直接带动22.7万名贫困户增收脱贫。”题为《杭州模式引领黔东南州脱贫致富》的报道,见于本报昨日一版,读后让人振奋,感触也不少。 其一,穷在深山有“富矿”。报道中的苗绣和茶产业,就是当地“富矿”。偏远地区不缺生态产业资源,缺的往往是资金、技术、管理、品牌创意、营销包装乃至产业化水平提升等。事实也正是如此,苗绣合作社成立后,其苗绣作品《锦绣台江》就一举荣获法国国家艺术沙龙展“卓越工艺奖”。就产业扶贫而言,所需匹配的市场化能力和手段,正是杭州方强项。 其二,专业力量加入往往“点石成金”。报道所提及的“妈妈制造”以及杭州子卯文创公司即是如此。前者为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设立的公益扶贫项目,负责对贫困妇女进行手工艺技能培训。后者负责品牌整合、线上销售的市场化推动。三方一合力,便有了台江当地苗绣“一公司十四工坊”产业发展模式。的确,好产业、好产品不等于一定就有好市场,改变“养在深闺无人识”状况,需要更多有志者加盟。 其三,真扶贫,求实效,见真情。这最后一点,其实至关重要。拿台江这个苗绣项目来说,专业团队就是通过挂职当地的杭州帮扶干部姚爱华引进的;为了帮助筹建雷山茶厂,77岁的吉利集团党委书记陈文明,两年里往大山里跑了13趟。在此之前,深入调研必不可少,知道当地有什么、缺什么、要什么。此外,团队引进了,项目如何建,该如何对接,怎样组织发动,都少不得一番脚头功夫。换句话说,没有满腔热忱,不带着真情投入,扶贫项目真要做成,说说容易做做未必简单。给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杭州帮扶干部们点个大大的赞,必须的! 扶贫就是要扶在“实”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小小产业,往往带富一方。笔者几天前曾从浙南山区县龙泉网购一只竹制鞋架,按预留打孔把螺丝拧上,转眼间,一只鞋架拼装而成。简易不失精致,生态而又环保,价格仅费百元,月销量却极为可观,重要的还是能带动当地竹木深加工,为农户增收。类似产业,果能在对口帮扶地再“复制”一批,功莫大焉。当然,在竹木压制成型等方面的设备、技术投入,也得费大讲究,值得有心人对接研究。 杭州当前正在开展“走亲连心三服务”。对口帮扶同样需要点“三服务”精神,走田间地头、进千家万户,脚上沾着泥土、心里装着群众、攻坚带着温度,决胜脱贫攻坚关键之年,期待有更多前文这样的捷报传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