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现在杭州西站一路之隔的地方 两千多年前这里建了一个小村庄 家家户户门口有排水沟,村里有大礼堂,甚至可能还有公共厕所……
一千多年后它突然又消失了!这里住过谁?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李家塘遗址为研究早期杭州城市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 李家塘遗址。航拍图,由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都市快报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领队杨金东说,在余杭李家塘,找到了不少好东西。 根据定位,我一路开过去。咦,这不是未来的杭州西站吗? 对,这片工地,就是为了配合西站枢纽的安置房建设而做的考古探勘。 也是没想到,一找就有了大收获。 从去年5月23日开始,这片工地悄悄开工。3000多平方米的工地,分成了30个探方,一群工人蹲在里头,挖挖、找找,考古一年多。 发现了很多从六朝到唐代的遗迹。 推算起来,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早中期开始,李家塘就已经有人住了,是一个古村落。 一路之隔,这个古村落的“邻居”,一边是未来的交通枢纽——杭州西站,一边是聚集了无数年轻人的梦想小镇。 在这个承载了杭州城市未来的地方,可能大家都没有留意到,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邻居”相中了这块“宝地”。 李家塘遗址出土了很多瓷片 两千多年前 古人选在了这里安家落户 杨金东说,在他看来,李家塘是一个慢慢成形,发展壮大,又突然消失的古村落。 时间最早可以推算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早中期,那么当年,古人为什么选在了这里安家落户? 钻进围挡,一路绕来绕去,绕到考古工地后,杨金东说,你有没有发现,这一块的地势比周围要高一些? 的确,和周边比起来,这一片地高了大约五六十厘米的样子。杨金东说,不要觉得五六十厘米没多少,放到河网密布的湿地,就是可以立足的地方。 所以说,古人选了这里也是有考虑的。一个是它地势高,在湿地里求生存,哪怕高出没多少,起码小水灾来了可以不用怕。另一个是水路发达。这片高地,周边一圈河道,南面这一条就是余杭塘河,一路连到苕溪,想去哪,小船儿一路畅通。 再就是离“城中心”近。李家塘再往西,不过三公里,就是当年的余杭县;往西北大约10公里,是当年的良渚。你可以理解为,古人选了一块离县城并不是很远的地方,落了脚。 一个碗的底部,写了个“元”字。 砚台残片 出土的莲花瓦当 从六朝到唐代 这是怎样一个村子 杨金东说,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早中期开始,李家塘这里就有人住了。 只是,只找到了战国早中期留下的遗物,比如原始瓷的罐子、碗等,但没有找到遗迹,比如墓葬、居住痕迹,都没有。 往后,到了汉代,除了罐、壶这些遗物,找到了一口窑,而且是专门用来烧墓砖的。 为什么这么肯定?杨金东说,窑里头找到的砖,和旁边两个墓用的墓砖是一样的规格,一样的纹饰,都是几何纹。推算起来,应该是当时为了方便就近建墓,干脆就弄了口烧砖窑。 等到了六朝,灰坑、柱洞等遗迹就现身了。更多的是隋唐时,灰坑、灰沟、陶缸、柱洞……都找到了很多。 考古工地现场,一共发掘了30个探方,每个都是10×10平方米。探方里,用白线画出了很多遗迹的形状,圆的、方的、长方形的,还有不规则的。 杨金东说,大多是唐代时留下的。 圆的、方的,是不同时期留下的柱洞。柱洞?盖房子总要有柱子啊,这些柱子在土里总会留下痕迹。 比方说先有人盖了房子,用了方柱,后来房子毁了,再重建,用了圆柱。我们现在再看,它们就互相叠加在了一起。 根据柱洞,杨金东推算,历朝历代建在这里的房子,应该都是干栏式建筑。古代尤其是南方常见,就好比我们现在的房子一楼有个架空层,再往上才是住人的,可以防潮。 在现场看,根据柱洞多少来推算,曾经的房子也是有大有小。有四个柱子就撑起一间房的,算起来最多20平方米。 也有很阔气的,十几个柱洞站成一排,起码15米宽的房子。杨金东说,可能是村里的“大礼堂”,村里人都来这里活动。 灰沟,有的窄窄一条,家家户户门口都有,应该是排水沟;有稍宽一些的两条,可能是穿村而过的小溪。 灰坑蛮多,那真是人生活过留下的了,古代生活垃圾扔哪?粪便放哪?很多时候都是挖个坑埋了。这里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灰坑。 还有陶缸,可能是水缸,也可能是粪坑。杨金东说,有一个探方里,一下子找到了6个缸,其中一个旁边整整齐齐摞了石块,打眼看上去可能是放脚的。他说:“搞不好是村里的公共厕所,哈哈。” 这里有很多缸,可能是“公共厕所”。 水井也有,用砖头一块块垒起来;砖砌地面也有,砖窑也有。可以说,一个村落起码的生活条件都能满足。 那么,在最繁盛时的唐代,这个村落有多大,是一个多大规模的村落? 杨金东说,整个村子大约一万平方米左右。 为什么这么确定?在村落外围,找到了一条环壕。环壕,古代人居住的聚落周边,经常会利用地势,人工挖出一条围沟来,可以防御洪水、猛兽等,算是防御设施。它的作用很好理解,大城池一般都有城墙、护城河,它就好比是村落的“迷你版”护城河。 这条环壕,绕村落一周,大约6米宽、1.5米深,杨金东说,里头找到了一堆大大小小的碎瓷片、生活垃圾,可能当时的村民盘子、碗破了,吃完的果核,随手一扔,就扔进了这条“迷你版”护城河。 那么,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村落,住了多少户人家? 那还真不好说,目前找到了12个独立的房子遗址,这说明起码是有12户人家同时存在的。 这个村子 怎么突然消失了 战国早中期,李家塘开始有人活动;慢慢地,它越来越壮大,到了中唐,杨金东说,可能就是李家塘的鼎盛时期了。 因为,出土的大量遗物都是唐代留下的。 举几个例子好了。一个长沙窑水壶,上头画了乐舞人,每个都胖乎乎的,一看就是以胖为美的唐代审美。 莲花瓦当、又宽又长又重的瓦片。杨金东说:“茅草屋用得到吗?只有大房子才会用。”这也说明,这个村子在唐代时是有些规模的。 写大毛笔字的砚台、点灯芯的小油灯、捻茶叶和药的捻轮,还有大大小小的碗,都是生活中离不开的物件。 比如一个大碗,碗底写了一个“元”字。碗底刻字,要么是定制的人家指定刻了姓氏上去,要么是工匠自己的姓,方便工厂主计件。不管是哪种,都能看出当时村子已经不算小了。 只是,在大量的唐代遗物之后,再找到的就很少了。杨金东说,可能到了宋代,这个村子就整个废弃了。 说它废弃了,也是有理由的。 一个是窑。在考古工地找到了两口宋代窑,一口保存很差,还有一口是保存得很好的圆形窑。 这样完整的窑,在杭州不多见。 宋墓,特点是香糕砖。 圆形窑,圆嘟嘟的,形状有些像馒头,所以俗称“馒头窑”。这口“馒头窑”,香糕砖一层层整整齐齐垒起来,看着就很规整,而且个头蛮大,直径有2.5米的样子。 烧窑的作坊,比如取土、制坯的地方没找到,但整个窑都在了,除了“馒头窑”的顶已经塌了,窑的结构完完整整留了下来。 火膛,瘦长方形,里头堆柴火;火膛上的平台,砖瓦一层层平垒;窑壁上,有3个小烟道,烟气就是走这里排出去。 杨金东说,这口窑是专门用来烧瓦的,而且是个头蛮大的瓦片,估计是拿来建房子用的。 找到的这口“馒头窑”,在杭州保存得这么好的,可不多见。所以,它的“待遇”很高,已经整体“搬迁”,准备以后放到博物馆里展览。 另一个就是墓葬了。整个考古工地找到了5个墓葬,大部分都是宋、明、清时的了,比如宋代一个香糕砖墓、明清一个双石夫妻合葬墓。 想想就明白了,村里住的人多时,怎么可能就在村里建瓦窑、墓地,怎么也要离住人的地方远一些。这些遗址到了宋代以后一下子多起来,是因为村子搬走了啊。 起始于战国早中期,繁盛于唐,消失于宋。为什么消失? 杨金东说,古代时,要放弃一个村子,举村搬走,不是那么容易的。可能是瘟疫,可能是战争,可能是水灾,这里实在没法居住了,所以只好废弃。 以前这里可能是村里的大礼堂 几乎每家每户门前都有个小水沟 普通平民的村落 为什么更值得关注 这个村子,毕竟也存在了这么多年,就没有一个稍微有些名气,在文献里能翻到的人吗? 听我问,杨金东就笑了起来。 前段日子热播的《龙岭迷窟》,还有这几天很多人在追的《重启》,讲古墓探险的剧总是很红,杨金东说三天两头有人来问他:“考古这么拉风的吗?墓葬里都有这么大的宫殿?” 环视一圈考古工地,杨金东说,他干考古十几年了,从来没听说过,有谁找到过这么“拉风”的墓葬,哪怕秦始皇的墓都不会。 “大家都关心王公贵族,关心哪个皇帝皇后,关心留下多少金银财宝,没人关心平民百姓。”杨金东说,这些人在文献记载里都是找得到的,但是,普通人想在文献里留下一笔,实在是太难了。 而考古,有责任把古代最基层、最普通的生活展现出来,也应该让大家知道,一个普普通通的古代人,活着的时候过着什么样的日子,死了以后又是怎么安葬的。 而且,对考古工作者来说,越是普通人的生活才越有价值。就像李家塘,普普通通一个村子,翻遍文献记载一个字都没有,但它也是很有价值的。 就拿出土的长沙窑水壶来说,它是怎么来到这个村子里的?肯定不会从长沙直接卖进村,起码是余杭县对不对,那么村民是怎么进城买的?是走水路吗,用的又是怎样一条船? 一个个问题深究下去,古代人的经济交流,在你的脑子里就慢慢有了一个概念,呀,原来他们是这样的。 杨金东说,这就是价值。作为基层聚落遗址,李家塘遗址是杭州历史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为研究早期杭州城市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像李家塘这样的考古项目,在杭州很多角落正在紧密开展中。我们联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一起开设《杭州宝藏》栏目,会和大家讲一讲考古背后的那些生动有趣且有历史温度的杭州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