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在全省吹响努力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号角之时,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打下第一桩:3月17日,合作区总投资453亿元的3个新制造业和7个基建项目集中开工,另有4个产业项目签约。开工现场,6台打桩机同时进场施工,四周塔吊高矗,远处一马平川。
这是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揭牌后的第203天。从2019年8月28日正式挂牌开始,这个特别合作区就备受关注。作为全国仅有的3个特别合作区之一(另两个是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和江苏省宁淮特别合作区),它的成立,被视为浙江省和杭州市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特别合作区为何建?怎么建?这200多天两地如何携手追梦?近日,记者前往共建特别合作区的杭州高新区(滨江)和富阳区深入采访。 特别合作区区位示意图
新制造实验田: 创新体制 携手探索 杭州高新区(滨江)与富阳区地界相邻,一江相连,从钱塘江溯游而上,就到了特别合作区。它位于富阳区的杭州富春湾新城东部的灵桥、大源板块,总面积约5.8平方公里,距离滨江区20公里,距杭黄高铁富阳站5分钟车程,经由改建后的高速公路灵桥互通,20分钟便可进入杭州主城区。 短短7个月不到,这片“处女地”迎来前所未有的建设速度,从一片荒芜逐渐成为一片造梦空间。在外界看来,此次多个新制造业项目安排在这一天集中开工,很有看点。因为就在前一天,即3月16日,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杭州召开,会议提出了到2035年浙江基本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奋斗目标。 而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的诞生,就与杭州锚定新制造业发力密不可分。 去年7月召开的杭州市委全会提出,要健全市域内企业正常流动信息平台和共建共享机制,建设滨江与富阳特别合作示范区,推出一批企业升级园,为工业企业和“双创”成果转化提供空间支撑。一个月后,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火速挂牌。 “特别速度”背后是“特别需求”。“高新区的高科技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生产基地来配套,但73平方公里的高新区实在太小,难以容纳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雄心和抱负。”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副主任谭建军说。 2014年以来,高新区范围内的海康威视和大华,分别在桐庐和富阳东洲拿地,如今已成为当地亩均效益龙头企业。在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王敏看来,这种立足杭州市域统筹的企业流动和区域合作,已经有了先行先试的成功探索。如今通过特别合作区,可以充分发挥高新区溢出效应,进一步展现区域协同成效。 特别合作区为什么选址富阳?与其说是特别合作区选择富阳,不如说是富阳需要特别合作区。 富阳2014年撤市建区后,一直在加速驱动创新发展。作为富阳造纸产业曾经最集中的区域,富春湾新城的发展,承载着富阳产业升级和深度融杭的希望。2017年,新城建设指挥部正式成立,目标是用3年时间关停淘汰造纸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全面腾退造纸产业,对富阳而言无异于壮士断腕。仅杭州富春湾新城,每年就损失30亿元税收。但富阳人坚信,蹲下去,才能跳得更高。 富阳区委书记朱党其直言,特别合作区是富阳集聚高新产业、打造专业化平台、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这必将进一步为富阳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积蓄强大动能,为杭州推进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杭州整体部署,同走高新路,两区一拍即合。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挂牌一个月后,杭州发布“新制造业计划”,驱动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双引擎”。在谭建军看来,特别合作区其实就是杭州发展新制造业的重要实践之一。“我们希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为浙江努力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探索经验。” 复制高新基因: 特别合作 利益共享 整理3000亩净地,10个项目开工,4个项目签约,50个项目正在洽谈……这是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挂牌202天的“成绩单”。 唯有特别机制,才能结出“特别果实”。据了解,自杭州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两区合作以来,两地就按照“合作共赢、优势互补、权责清晰、创新机制”的原则,确定高新区(滨江)重点负责产业招引、产业培育、项目落地,富阳区负责征地拆迁、基础配套、社会治理等事项。 在运营主体上,两地明确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是杭州高新区(滨江)的派出机构,负责合作区的产业政策制订和落实,统筹产业项目招商、建设、管理、运营,协调行政审批服务。管委会下设若干内设机构,人员由高新区(滨江)主导、富阳区共同组建,按高新区模式管理。 不难看出,这一框架的目的是复制“高新基因”。 很快,杭州高新区(滨江)和富阳一共抽调18名“精兵强将”加入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其中高新区7人,富阳11人。“包括杭州富春湾新城管委会的副主任,高新区(滨江)住建局的副局长、商务局的副局长、市场监管局的副局长……”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书记郑迪介绍,两地抽调的人员都是业务骨干,可以说是一支“豪华团队”。 运营主体确定后,两地创新确立“富阳区交净地、高新区(滨江)做产业”原则。 灵桥镇是特别合作区的核心区,是富阳“交净地”的主战场。富阳有着“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貌特征,拿出5.8平方公里连片土地实属不易。不过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风态度坚决:“我们不能等产业引进了,土地还没有准备好。”到去年年底,5.8平方公里的土地已基本平整到位,如今已经交出净地3000亩。 杭州高新区(滨江)负责招商引资,50个项目大部分集中在新制造业。 “现在看来,这些新制造业项目引进之所以能这么顺利,与创新项目运行机制有很大关系。”谭建军介绍,特别合作区设立“一办三部”:综合办、招商稳商服务部、工程建设部、行政审批服务部。每对接一个项目,又会从“一办三部”抽调专人组成项目组,从引进、审批、建设,项目全过程都有专人服务。 进展最快的宏华数码去年11月15日正式签约,仅过了15天,就实现用地挂牌,并拿到了特别合作区的第一本营业执照,这次又提前一个月开工了。该企业董事长金小团说:“从签约到开工,我们业务上只跟管委会招商稳商部的一名招商专员联系,大大提高了项目推进速度。” 特别合作,也必然面临利益分配,这是能否为跨区域协同提供经验的关键。半年多的时间里,高新区(滨江)和富阳一直就利益共享、数据共用问题进行深入对接,形成了重点项目由两区协商轮流申报统计的共识。按照两地目前的协商,前10年内,特别合作区产生税收,除了上缴中央和省里部分,其余都将留存特别合作区,反哺企业发展。 富芯半导体模拟芯片IDM项目示意图
优化资源配置: 做强企业 升级产业 业内人士认为,特别合作区有望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为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新典范。从这个角度来说,杭州高新区(滨江)和富阳两地执行中看待“共建合作区”的高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场“浙江实验”能够达到的深度。 跳出两区,从杭州市层面来看,这是提升中心城市优化资源配置能力的“特别解法”。 去年,杭州全面实施“善治六策”,第一条就提出要重点推进统筹之治,要统筹城市的空间、规模和产业三大结构。特别合作区在空间上打破原有的小区域封闭运行,破除结构不合理,不再增量空间“撒胡椒面”,就集中体现了用市域统筹的办法集中力量干大事,提升了杭州市域的资源配置能力。 这次在特别合作区落地的富芯半导体模拟芯片IDM项目,就受益于此。 该项目用地面积647亩,如此巨大的用地面积,对杭州高新区(滨江)乃至杭州的资源配置能力,提出了考验。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虽然滨江目前已经腾挪土地约2000亩,但如果把眼光局限在高新区范围内,今后如此重大的新制造业项目,可能就面临无地可落的局面。 而杭州高新区(滨江)和富阳联手推进“富芯”项目快速落地,成为提升杭州城市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一个生动的体现。 跳出杭州,从浙江省层面看,这样的特别合作,也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比较优势的“特别实践”。 去年出台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发挥苏浙皖比较优势,数字经济被列为浙江的第一位优势,也是杭州高新区(滨江)的第一优势。 3月17日,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出现在签约仪式现场,为特别合作区带来智慧能源5GW智能制造项目。他表示:“这个项目,是解决正泰相关产业为满足全球智慧能源市场日益增长产能亟需扩大的需要,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打造一个百亿元级的智慧能源产业基地。” 在签约之前,正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过充分比选。如果仅靠杭州(滨江)高新区,难以解决400亩用地;如果仅靠富阳,数字经济基础又稍显薄弱,缺乏正泰所需的大数据、智慧能源产业链基础。 而把特别合作区作为基本盘,完成优劣互补、分工合作,就能在省域内部完成能级提档、动能换挡,更能顺势造势、借梯登高,持续承接产业革命的时代红利,向长三角乃至全国输出杭州跨区域协同的“特别成果”。 灵桥产业区块人才公寓(一期)项目效果图
【浙江新闻+】 优势互补“1+1” 潘毅刚 浙江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项目集中开工,标志着备受瞩目的特别合作区概念,在浙江实质性落地实施。 特别合作区之所以特别,有两层含义:首先,它打破了行政区划限制。第二,它打破了空间限制,通过“飞地+体制创新”收益共享模式,形成紧密的经济关联。特别合作区的目的是,通过两地人口、资源、产业和体制等不同优势互补的合作,形成“1+1”的经济竞争优势。 从杭州高新区(滨江)和富阳合作看,优势极为互补。 高新区(滨江)近些年来走了一条科技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创新资源多、创新人才多、创新产业富集,但空间有限,创新产业化需求强烈,人口、制造产业外溢突出。而毗邻的富阳在落后产业加速淘汰、生态约束强烈之下,尤其需要绿色、附加值高的创新产业和大量人口的导入,实现可持续的产城人融合发展。需求互补之下,二者的合作必然释放“聚变”的能量。 杭州高新区(滨江)和富阳的特别合作,示范意义是突出的—— 一是为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在长三角迈入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合作区的概念可以在更广范围试验。比如,上海和余姚、慈溪,宁波与舟山,大湾区与大花园地区,只要符合经济规律,完全可以打破条条框框去实践。 二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当前区域之间的产业竞争、招商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避免区域间尤其是毗邻区域为抢夺稀缺资源恶性竞争、低质竞争导致的资源耗散,特别合作区提供了一种更低成本的共赢解决思路。 三是为土地市场化配置提供示范。土地不能流动,有地的地方没产业,有产业的地方没地。通过利益分成的飞地模式,形成“总部+基地”运营架构,将有望让土地要素流动起来,发挥最大市场价值。这对于土地稀缺且供需分布严重不均衡的浙江,意义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