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这两天天气好的时候,出门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小河直街上也热闹起来。不过,走上一圈会发现,真正开张的店铺稀稀落落没几家,其他都大门紧闭着。 “老桥头面” 也一样,黑着灯,关着门,透过玻璃窗能看到店里摞在一起的长板凳。 店主杨彩玉阿姨坐在靠门口的一张桌子旁择菜,我敲门走了进去。 听到声响,一只肥肥的、黑白相间的猫,从桌子底下跳到我腿边的板凳上,喵喵几声后,伸出爪子往我身上靠。许是习惯了热闹,它热情地迎接我这个客人。 杨阿姨放下手里的菜,站起来,朝我走了几步,用宁波口音的普通话说:“现在不开门,面没得吃。” “什么时候能吃上?”我问。 “不晓得,等通知。”说完,杨阿姨又补了一句:“现在情况好起来了,应该快开了。” 以往,“老桥头面”每逢春节都要打烊十几天,在元宵节前后,准时开门。馋嘴的食客们,往往会踩着点来报到。但今年,店已经关门40多天了。 杨阿姨记挂店里的猫,每天下午都要去店里待一会儿,顺道把门窗打开,透透气。就这段陪猫的短暂时间里,几乎天天都有食客像我一样闯进来。 为了这口味道,我们不做外卖 杨阿姨说,开店35年了,以前也就每年在春节时休息十多天。当年,为了做生意,儿子结婚,都特意选在春节休店时段举行。后来,孙子出生也没影响开门。 店里每天平均能卖200碗面,粗略算算,今年关门的40多天,至少少卖了8000碗面。 杨阿姨说,不急是不可能的,不过跟大餐厅比起来,好在“老桥头面”是家庭生意,里里外外都是自家人操持,关店这段时间,主要是租金支出。 “我年纪大了,很多事也不懂。儿子说要相信政府,等通知再开。我听我儿子的。” 前几天,小河直街运行方,运河集团的工作人员给杨阿姨的儿媳妇俞建浓打了个电话,告诉她,会免掉2月份和3月份的租金,“儿媳妇已经把材料交上去了,大概能免2.5万元,这两天我心里踏实多了”。 很多受到疫情影响无法营业的餐厅,为了减少损失,纷纷转向线上,通过饿了么、美团做外卖生意。杭州市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餐厅往线上转型自救。 美团等平台的工作人员也主动联系过“老桥头面”,但被一家人拒绝了。杨阿姨说,把面放进塑料盒子里个把小时,味道肯定就不一样了,吃过几次后,人家想起“老桥头面”,就再也没有记忆里的美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