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北的人喜欢粗面,城南的人喜欢细面 不转型的想法,听起来有些不合时宜。可你若是老食客,应该一点也不惊讶。这么多年,“老桥头面”都算是一家比较任性的面馆,即便一年要交15万的租金,多年来也一直坚持下午2点钟打烊,舍弃最热闹的晚餐时间。 10年前,2010年的时候,我做美食的同事曾经去探店,结果跑了三趟才吃上。后来她在稿子里写道:“两天跑三趟,最后‘开后门’才尝到,吃这碗面真当难。可老杭州就是欢喜。” 这几天,“嘴馋”的李姑娘跑了不下三趟。李姑娘一家就住在旁边的广兴新村,走几步路就是“老桥头面”。小时候,李姑娘经常跟着外婆来吃面,“那个时候,外婆喜欢吃大排面,一开始是两个人吃一碗,外婆会把大排夹给我。” 后来,李姑娘饭量也越来越大,一碗不够吃,就跟外婆一人一碗。“自从可以单独吃一碗,我才开始尝试其他口味,从那个时候,爱上腰花面。”李姑娘说,长大后不像小时候来得频繁,但陪外婆来吃碗面,已经成了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 很多老食客爱“老桥头面”里带着碱味的面。面不是滑溜,不是筋道,而是一口是一口的扎实。 “老桥头面”有一家合作了十几年的面店。每次对方都会按照杨阿姨的要求,把面做硬一些。每天早上,再提前用碱水把当天要卖的面焯一下,这样吃起来就特别有嚼劲。杨阿姨说,杭州城北的人喜欢吃粗面,城南的人喜欢吃细面,她烧的面,是粗面、比其他面要硬一些。 下午打烊后,其实也没闲下来,要卤大排、大肠,做高汤。这些年,江湖上流传杨阿姨有卤大排的秘方。杨阿姨只是笑笑,说就是食材新鲜,再把时间花进去。 杨阿姨说,现在,每天都有人来打听什么时候能开门。 当年叫“板凳面”,红极一时 杭州人爱吃面。很多杭州人的一天,就是从一碗猪油葱花拌面开始的。甚至有人说,杭州的每条巷子里都有一家面馆。 每条巷子里有没有面馆不确定,但藏得再深的面馆,只要好吃,一定能被爱面的杭州人找出来。除了老字号的奎元馆,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的菊英面馆,今年初,快报还报道过闲林的一家小小的“缘自来”面店,要从上午10点排到下午1点多钟才吃得上。 1985年的时候,“老桥头面”也是这样一家破破旧旧的小店。所谓的店,其实就是自家住的房子。 当时,34岁的杨阿姨跟着知青返乡的丈夫从宁波来杭州生活,丈夫进了华丰造纸厂,自己没有工作,便开了一家小面馆,补贴家用。一家人住在娑婆桥边上的一个简陋的老民居里,一楼六七平方米,是客厅和厨房,二楼小阁楼是卧室。她把客厅收拾出来,摆了三张桌子,就营业了。 当时,运河边车水马龙,来往船只在附近的码头卸货,老板们就会到岸上来吃饭,卸完货的船夫,拉车的车夫,也都会到附近找吃的。一到饭点,店里就坐满人。坐不下了,很多人就搬张小板凳,面放在凳子上,人往地上一蹲,在门口吃起来,成了当时的一大“奇观”。 能让人蹲在地上吃面,自然很多人打听。但杨阿姨的面馆没有店名店牌,大家就用“板凳面”来互相推荐。有一段时间,“板凳面”红极一时,说是初代网红面馆,也不为过。 后来,小河直街改造,“板凳面”进了街头的一幢两层小楼,正式起名“老桥头面”。算起来,面馆已经开了35年了。 生意最好的时候,店里一天能卖400多碗面。这些年,各种各样的面馆多起来,生意不像往年,但平均一天也能卖200多碗。 两年前,66岁的杨阿姨觉得手劲儿大不如前,就把掌勺的活儿交给跟了自己20多年的学徒——儿子阮学科,前厅则由儿媳妇张罗,自己每天只盯面条过水这一道工序,其他时候帮着择择菜,算是正式退居二线。 儿媳妇俞建浓说,开这家店,也没有大理想,能过日子就成了。排骨面14元、大排面15元、腰花面18元……这些年,面的价格一直没怎么涨,很实惠。“生意越来越难做。”俞建浓说,接下去开业后,可能会考虑涨一点价,不知道食客们能不能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