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微观杭州
 
 
伍公山落底毛子的生活趣事(其一)
2018-10-10 13:34:48杭州网

[原编者前言]:伍公山被称为“山”,但其实它并不高,东起鼓楼西侧,有一条上山的踏步档小路,山顶有伍子胥庙(俗称伍公庙),山由此得名。山上原住有很多居民,2006年整体搬迁后,以大碗茶为杭州市民所津津乐道,可称杭州城里最聚人气的一座山。

 2018年五月,伍公山上的原住居民有了微信邻居群,毕竟分开时间长的有四十多年、短的也快十多年了,所以群内众老邻居们一“聚首”是激情四射……当然最有味道、最有嚼头的,还是能写上几件回忆当年生活场景的文章。

 我个人觉得,伍公山上原住居民当年生活中有几件“与众不同”之处:一是因为山上缺水,大家半夜接自来水,去大井巷挑井水;二是掘地开荒在自留地种菜;三是靠山吃山,家家有柴灶;四是搭披儿。

清河中学74届高中2班章国珍校友,写了数篇短文将60、70年代那时侯的生活场景描述得细腻入微,画面立体感强,挖掘出很多鲜活的“落底毛子山高头”上的市井生活细节,真实有趣、绝对原汁原味。---寸升

伍公山上"接水"

说起伍公山上缺水“赛古道”上甘岭,那是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心里有数的事体。

60、70年代那时侯,山上自来水龙头倒是有七只(关帝庙一只,江山佬二只,海明门口一只,大嫂门口一只,桃园里一只,小华门口一只)……但是真正能正常工作的只有关帝庙一只,其它几只形同虚设。

伍公山人为了生活用水那是吃尽了苦头。水是生命之源,谁都离不开水呀。关帝庙这只自来水龙头前最为热闹,庙里、庙外的小伙伴都把家里的洋铅桶拿出来排队去接水,“挖抓”的人还要插队,难免就是先水桶相撞,后口水大战,弄得大家不安耽。

山高头最大的“行政长官”干师母(居委会主任王文英)、治保组长王师母(王家芬)、还有几位邻居中的高人,组织开会调解研究,如何合理化接水。最后方案还是排队,排到张三,你家有几口人,一人喇叭吊桶四桶,如四口人就16桶,由德高望重冯雪梅的爷爷监督管理,他公正、公平、从不开后门,如碰到接水人开小差桶里水满出,造成人为的浪费,那必招来老人家“阿娘死屁”的骂声,嫑说我们小辰光都蛮怕他的。记得好像毛师母也管过接水,具体不记得了。

结果这个管理办法,实际中有它的操作难处,加上队伍排过又排,造成“饿的还是饿死、饱的却撑死”。后来重新制订接水方案,按伍公山上门牌号一家接一家轮流接水,从关帝庙开始至海会寺为止,轮到谁家接水反正能装水的容器全部装满。那阵子山上各家添置大水缸、储水池,这样一个晚上最多只能轮到一家到二家接水,一圈轮下来要半月之久,“大家马儿大家骑”这下谁也不用多说话。

话说回来轮到的这一家,这一夜接水也是痛苦难熬,过了晚上10点左右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一次一次出家门去看关帝庙的水龙头里的水来了没有?或听到有人“极叫皇天”一声“水来了!”,那是一个箭步冲出去。自来水来是来了但水真小的可怜,说了难听点“如老太婆撒西”。基本通宵候着接水,第二天要上班人都无精打采,要读书的人都瞌铳懵懂,但只要有水接,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伍公山人就是肯吃苦。

特别是到了夏天,每天要烧饭洗菜、要洗澡、洗衣服、还要“荡马桶”,再节省用水量还是大的,水缸里的蓄水能管住吃已经不错,缸里的水放时间久了出倒笃虫,依然坚持吃。

情急之中同“江山佬”搞好关系也是一个办法,向他家买水,一分钱装喇叭桶四桶水,也不让多买,接着还有人家要买。

无奈之下到大井巷去洗衣服,挑井水上山成为伍公山人的一道风景。我开始用喇叭桶挑,后来不过瘾用大桶挑,刚站起来两只脚直哆嗦,咬咬牙坚持牢,从大井巷挑到伍公山的踏步档这三分之一还是平路,力气小的人会先歇歇脚,后面的三分之二上山路就非常艰难,正是一步一个脚印,用杭州话说“一脚不来一脚不去”。每天挑二到三担水,是我们这些大伢儿的必修课。也可以说你能去挑井水上山了,说明你已是可派用场的大伢儿了,家家如此。

夏天,到了“夜快边”小伙伴开始忙碌了,一声吆喝齐下山挑水去,大井巷能看到伍公山人的身影。这样的情景一直延续到我找对象,当年凡是伍公山的毛脚女婿都挑水过,当然这也是向未来丈母娘好好表现的机会。哈哈,我找的对象1米70都不到,挑水担同人差不多高,平日不习惯挑水,一路晃到山上只剩半桶水,还是我力气大,毕竟是伍公山人脚劲道好。当然“泡儿”老的,从大井巷装满水时会在水桶里放一张菜叶,这样挑着走不易晃出水,但男孩子羞于用,一般姑娘儿会用。

山高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收水费也是按家按户轮流着去收,一本水费“年皇帐”公开、公平。水本不够用所以总水费蛮少的,具体根据每家人头多少来摊派,如果算出来是5分钱一个人,家里有6个人,就得付费3毛钱。

伍公山缺水这个苦头真是吃尽吃死,死都不会忘记。后来总算在杭氧厂的大力支持下,重铺设上山的大水管,彻底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拨开乌云见太阳。谢天谢地,家家户户才装了自来水,一拧哗啦哗哗的自来水出来,那个开心、那个爽快只有伍公山人可体会,这对山底下的人而言不足为奇,对山高头的人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伍公山人对用水的节俭是情有独钟,虽老早住洋房,但我到现在还有这习惯,衣服洗好的水绝对冲厕所或拖地板。这就是伍公山人接水、挑水留下的后遗症吧,呵呵。

▼延伸阅读▼

杭城旧事:官巷口拾遗

在吴山上,镌刻着杭州悠久的历史年轮

大井巷,留守在杭州闹市中的一丝清静

《武林坊巷》--杭城大井巷市井风情

来源:清河校友平台    作者:章国珍    编辑:郭卫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图库
孟加拉国:睡...
白鹭翩跹生态...
“高墙”内见...
巴黎:嬉水消...
民族歌剧《伤...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路灯照亮回家的路 杭州这60条城市道路完
杭州江干第一批拆迁安置房变身“电梯房”
杭州8月12345网络单位效能指数出炉
丰子恺诞辰120周年 再度“回杭”讲述“
杭州一小伙生活不顺买银环蛇自杀 现在IC
吓懵彩票宝宝了! ​杭州男子买万元福彩未
亚残运上铅球夺银 体育助力杭州小伙完成蜕
六年冒领老人退休金15万元 一夫妻以诈骗
24小时内退款手续费高达80%?“十一”
日薪80到150块?网招抖音快手点赞员当

缤纷悉尼灯光音乐节...

探访夏威夷火山喷发...

素颜漂亮的5大女星...

这种布是用来画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