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城区一幢居民楼,记者沈听雨(右一)亲历薛昌含医生的现场救治。记者 李翔 摄 22:00-24:00 体力和心理 都面临考验 从滨江回到市三医院站点,驾驶员陈逸平趁空档热起盒饭。我们正打算坐下来跟他们聊一聊。未曾想,微波炉还在转,警报声又响了起来。他马上撂下,“只能回来再热一遍了”。 这次的现场,一名年轻男子坐在木桥上,还没走近,就闻到一股刺鼻的酒味。不仅如此,他还吐了一地,衣服裤子上都沾满了呕吐物。下一个现场,又有一名男子喝醉后不慎摔倒在电扶梯上,头部受伤。 “这两位喝醉了安安静静算是好的,有人喝醉后还会耍酒疯,我们被误打也是经常的事,有人抬上车后吐得到处都是,要好几个人才能应付过来。”薛昌含说。 再接下来一个现场,则是深深的遗憾。90岁的老爷爷躺在床上。薛昌含快速检查状况,并实施复苏急救、开通静脉、上心电监护,可监护仪上的图谱已呈一条直线。 这户家中只有两位老人一起住。当天晚上,老奶奶呼喊睡着的老爷爷却没回应,半个小时后才上楼找邻居帮忙。急救车虽快速赶到,但已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 心肺复苏既有很强的专业性,也是很费劲的体力活,之前我们在急救中心培训科价值60万元的模拟真人身上试过。急救中心医教培训科科长鲁美丽告诉我们,复苏过程中按压深度要到位。薛昌含口中平淡的半小时,我们却听出其中饱含着遗憾和不甘。 采访前,我们预料到急救医生的辛苦,但他们却告诉我们,起初最不适应的或印象最深的,都是心理上的冲击。溺水、坠楼、车祸……可以说“上过120班,一切皆有可能”。担架员黄江平也说,他第一次看到自杀现场,回来一晚上都睡不着。 无论是体力还是心理,一线急救人员都面临严峻考验。而解脱之道,唯有救下更多的病人。而这,更需要团队合作。薛昌含说:“一旦判断为心脏骤停,必须马上实施心肺复苏。否则4分钟到6分钟后,患者的脑部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都会产生不可逆损害。可现在很多人不会也不敢做。” 为此,2012年,杭州市急救中心挂牌成立了华东地区首家对外开展培训的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针对公众的急救培训一直持续至今。目前杭州还在各大公共场所投放了40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春节期间,在火车东站,急救人员靠该仪器,救回了一位忽然倒下的乘客的命。 目前,全国心脏复苏成功率约2%左右,杭州最高达16.7%。这也是“薛昌含”们最感欣慰的一件事吧。 0:00-2:00 抵达现场的时间 不断缩短 在跟夜班的14个小时里,我们碰上了两次“半路退订”的情况。车开到一半,接到调度来电,被告知取消任务。于是,救护车又折回急救点。 “以前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发生。”第二次折返途中,驾驶员陈逸平对我们说。如今,市民的健康观念日渐增长,稍有不舒服就会想到呼叫救护车就医。一次的费用只需200多元,能进医保,个人承担费用比打车还便宜,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急救资源的浪费。薛昌含说:“其实,普通发烧、牙疼、流鼻血等,是不需要动用急救车的。” 近几年,杭州市急救中心的出车量都以近10%的速度增长。2018年,主城区急救车出车已达8万多次。 如果对比早期的急救站,其间的变化大相径庭。趁着短暂的空闲,我们打开之前的采访本和翻拍的老照片,陈逸平认出了已退休的医务科科长毛有梅。毛科长是杭州最早的急救医生之一,几天前我们采访过他。 毛科长回忆说,他1963年到急救站时,只有4辆由中型吉普车改造成的急救车。这些吉普车,使用年限已经很长了,底轴坏了也没处换。为此市政府还专门给他们配了一台车床。要知道,那时类似的机床全市都没几台。这样,急救站可以自己用钢条制作底轴,尽管和原装的不能比,但可以让车再开起来。 虽然只有一个站点,但负责的范围要比现在大得多,不仅是城区,市属各区县都在其内。不过,毛科长说,那时市区倒很少有人叫急救车,一般叫个三轮车就上医院了。他们跑得更多的是农村、山区,病情也都比较重。一旦凌晨出车跑长途,到第二天中午都不一定能回去。车上也没有警铃,每辆车都配个大铜铃,医生要一路摇着。 当然,车经常在路上抛锚。毛有梅回忆说:“有一次从桐庐回来,轮胎和备胎都漏气,没办法,我只能下车和驾驶员两个人,轮流用打气筒打气,一人一百次,最后力气都打没了,才颠簸着回了杭州。” 改革开放后,设备逐渐完善,车换成了波兰的华沙牌面包车,也用过南京跃进、天津海燕,再到韩国现代、日本丰田,再后来则是福特、奔驰。 与此同时,出诊的疾病种类也在变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危险的传染病,如脑膜炎、白喉,现在几乎不见了。这当然是全民医疗水平提高之功,比如各种疫苗被普遍使用。而当急救站逐步增多,急救车再也不用出长途了,抵达现场的时间不断在缩短。 “可是还远远没跟上急救需求的增长速度。”急救中心急诊科科长袁轶俊说,现在,调度中心每天要接800个至1000个电话,其中60%至70%是有效电话。 一直以来,院前急救模式的优劣之分争议不休。在国外,主要分为英美模式和法德模式。前者要求“急”,追求最快速度将患者送往医院治疗,后者则要求“救”,强调就地治疗、迅速救治伤员和稳定病情。 “对于急症病人,我们还是主张把医生先送到病人身边。既要到得快,又要救得好,是我们努力工作的目标。”急救中心副主任张军根说,各种模式有利有弊,因地制宜发展才是硬道理。目前杭州平均5万常住人口有一辆救护车,按照规划,2022年要达到4万人一辆车,到达时间也将从现在的约13分钟减到12分钟。 早到1分钟,或许就能挽回更多人的生命。而为了减少这1分钟,他们始终在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