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急救中心成立66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坐上救护车 浙江日报 记者 竺大文 见习记者 沈听雨 通讯员 杨溶 楼洋阳 3月4日凌晨,电话响起,急救队立即出发。 本报记者 竺大文 沈听雨 摄 有些人仿佛不在,却又始终都在,急救医生就是如此。往往只有在拨通120的号码时,我们才会去想象这个号码背后的人们:他们将从哪里出发,携带什么设备,医术如何,多久能到……
事实上,120这串数字背后所意味着的人与事一直在变化着、进步着。1953年3月10日,杭州市第一个急救站正式成立,到现在,66年过去,该市的急救点从1个增加到86个,车辆更替、人员迭代,急救网络已覆盖整个市区。 但急救医生忙碌、奔跑的姿态依然。当铃声响起时,犹如鸣起进攻的号角,医生和司机、担架员一跃而起,快速发动救护车,驶入大街小巷,风雨无阻,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和时间争抢延续生命的机会。 在杭州120成立66周年之际,我们走进急救站点,走近这群熟悉的陌生人,亲历一场场“生死时速”背后的故事。 18:00-22:00 病人的安危 是第一位的 市三医院急救站,薛昌含医生刚换上工作服,就把五六份A4纸大小的患者信息单和家属告知书,折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在外衣口袋中。他说:“忙的时候,出车后根本没时间回站点,多准备几份,有备无患。”作为当天的值班医生,29岁的他将负责3月4日18时到次日8时时段的急救任务。和他组成一个团队的,还有驾驶员陈逸平和两位担架工方建表、黄江平。 值班室中间的桌子上摆着一台电脑,它连接着杭州市急救中心的调度大厅。所有的120电话都会被转到那里,并在大屏幕的地图上显示出来。急救中心有24个调度员,有些调度员是护士转行的,他们都受过严格的急救、调派知识培训和考核。同时值班的有5位,他们会始终和呼叫者保持联系,另外还有一位调度员则专门负责安排车辆,协调各急救站,包括市三医院所在的这个24小时运转的急救点。 我们正和薛医生说着话,警报声就响了起来,电脑屏幕上同时跳出了病患信息。 “考虑严重肺部感染、肺栓塞,93岁,浙江康复医疗中心,快,出车了。”薛昌含一边快速浏览电脑上的调度单信息,一边招呼司机和担架工。不到1分钟,车就出发赶往目的地。 这是一辆奔驰威霆122型底盘救护车,后部空间可容纳患者、医生、担架员及家属1名至两名,适合市内小区拥挤的道路。坐在急救车后车厢中,俨然身处小型诊所。心电监护、除颤仪、呼吸机、药箱、吸氧装置、担架等设备一应俱全。每辆车都配有GPS,调度员可随时了解车辆位置。而驾驶座前的小屏幕上还在继续传来病患的最新情况。 10分钟左右,急救车赶到康复中心。刚进屋子,薛昌含就抛出一连串问诊信息:“现在情况怎么样”“氧气饱和度有多少”“有肺栓塞吗”…… 此时,患者用最大氧气面罩吸氧,氧饱和度也只有80多,病情危重,抢救刻不容缓。换上氧气袋,抬上救护车,正准备赶往就近的浙医二院滨江院区,没想到,家属却要求送往浙医二院解放路院区。 急救车前,展开了一场小小的拉锯战。“我们之前在解放路院区做了骨折手术,医生说要复查就去那里。”家属强调说。 根据病情及急救转送原则,病患必须就近送到具备急救能力的医院抢救,至于哪一家,病情允许情况下,急救人员会遵从病人和家属的意愿。可这次,薛昌含他们“强硬了一把”,因为这个病人的抢救拼的就是时间。 “现在是肺的问题,病情危重 ,我们先去滨江院区把肺看好,等病情平稳以后,骨科复诊再去解放路,先救命要紧。”薛昌含赶紧解释,家属终于同意了。 不到10分钟,急救车就开到了浙医二院滨江院区急诊室。病情交接后,患者被立即送进抢救室救治。 返程路上,薛昌含告诉我们:“执行急救任务时会碰到各式各样的突发情况。今天还算好的,有些病人本身不配合,家属也不理解。我们要从专业的角度充分告知、安抚,把相关风险交代清楚。病人的安危总是第一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