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的人 “我不停学习,只为摸清老天爷的脾气。” 气象预报员,就是根据各种气象数据判断天气变化的人。在大多数气象人的共识里,他们是气象预报过程中,最关键也最难的一环。预报准不准,关乎国计民生。因而,由51名员工组成的省气象台,光是气象预报员就有41位,其中,更有6位经验丰富的“首席”。 1月15日上午11时,省气象台6楼,预报中心。10余个预报员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电脑。电脑里,闪现着不同的云图、各种网格数据。 “小刘,后面多少概率放晴?”首席预报员郭巧红走到当日值班首席刘汉华的工作台前。刘汉华立马调出1000、700、500等不同百帕值的高度场图,回答道:“考虑受高空西北气流和地面高压环流影响,还有中低层转干区控制,明后天天气转好。”两人相视一笑,天,终于要晴了。 “天气是混沌的,你永远看不透。”郭巧红的话,颇有哲学意味。已预报了31年天气的她,兴许看惯了云卷云舒,气质里有种云淡风轻的娴静。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全然相同的叶子,也从来没有一模一样的天气。”郭巧红说,他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学习与运用专业知识,摸清老天爷的脾气,无限逼近天气的真相。 每一次预报,郭巧红力求准确。但印刻在心的,却是几次失败的经历: 1994年的14号台风,预报会在我省登陆,事实却紧擦沿海而上;2011年的9号台风“梅花”,被戏称为“梅花三弄”,先是预报在浙登陆,而后预报又说登陆江苏,后来再改预报登陆山东,结果,三处都不是,它拐了一个弯,直奔朝鲜去了…… “报对了,成就感满满;报错了,会有负疚感。”对谁负疚?老百姓。特别是碰到灾害天气预警,每次都关系到政府的决策、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那时的压力如山一般大。 所幸,科技不断进步,如今,气象预报的准确度已提高到87%至89%。 在省气象台,每个预报员都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侧重,有的关注海洋气候,有的专门监视6小时内天气变化,有的监测12小时至72小时的天气变化,有的则关注72小时至10天(或15天)的天气情况。郭巧红的任务,是汇总、修正、把关所有数据,然后作出预报。 从业至今,郭巧红见证太多巨变。刚入行时,要学习徒手画天气图。在一幅长度白纸上,密密麻麻画着各个观测基站的位置。先由填图员将每个站点报来的数据填好,再由预报员将数值接近的站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条等压线、等温线。之后,再由此分析天气,在即将下雨、有云有雾的地方,分别做上记号。 不熟练的,要画几个小时,而熟练的,一笔成型,画工精准,只需半个小时。还是新人的郭巧红,先用炭条反复练习,直到自己满意,再让师傅们看,再不知疲倦地修改,直到最终定型。 春夏秋冬,千变万幻。郭巧红经常拿出历史记录比对,查看不同天气系统,寻找规律,积累经验,增强判断力。 如今,电脑代替人工,气象预报员的学习内容也与时俱进。从每6分钟扫描一圈的气象观测雷达,到穿透天际的气象观测卫星,如何利用这些新式观测仪器,郭巧红和同事们一起不断探讨。 2016年,郭巧红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第一次接触到“风云4号气象卫星”的应用培训,2018年,来自它所采集的观测资料,就被正式应用在她的日常预报工作中。 如果说大气是包裹地球的一整团棉花,那么天气系统就是它的千千万万个“细胞棉花团”。它们有大有小,形态各异,郭巧红对各类“细胞棉花团”的喜爱,类似于“收藏家”的嗜好。 2009年,她被派去中央气象台工作半年。在那,她结识了全国各地的气象预报员,学习交流到更多“细胞棉花团”。从高原到平原,千万种风貌,藏着千万种学问,令她如饥似渴、痴迷其中。 从“定时文字预报”迈向“定点、定时、定量的智能预报”,新一轮变革已然开启。“学习千万不能停啊。”郭巧红告诉同事们,也提醒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