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记者 来逸晨 “对着这个天,对着这个地,对着气象台的招牌,我们发誓,双休日一定见太阳!” 1月11日,5个不同“工种”的气象专家,集结在浙江省气象台的金色招牌下,手叠手做出保证。这段可爱的小视频在网上迅速走红。对于“泡”在阴雨天长达36天的杭州人来说,这个保证实在太及时、太贴心、太有爱了。 印象里,气象部门向来“一本正经”,还能这么俏皮?猛然间,大家好像发现了一群新人类。 日前,记者踩着热点找到了这些气象人,看看一条条鲜活及时气象信息的背后,究竟是一张张怎样的面孔? 看天的人 “我独自抬头望,天边有朵像凤凰的云。” 一条天气预报是怎么出炉的?第一道关口就是气象观测。老底子的气象观测员们格外辛苦,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每小时要外出探测一次,为天气预报提供最基础的数据。那时他们观云测象,主要靠人工和经验。到了张姗姗这代,全浙江已有近3000个观测站,绝大部分实现了自动化监测。 “在公交车上,明天值班,今晚赶去单位睡。”张姗姗告诉电话另一头的朋友。此时,正是1月17日晚10时左右。万家灯火渐次熄灭,喧闹的城市逐渐安静下来。 张姗姗家住滨江,离她位于馒头山的工作单位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不近。提前一晚去,是为了确保第二天值班绝对不误点。 对于气象工作者,时间是个敏感词。2009年,张姗姗考进了杭州市气象局,入职后被分配到这个观测站。整整10年,“守时”是职业带给她的最深烙印。 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就在矮墩墩的馒头山山头上。百叶箱、雨量计、云高仪、能见度仪、天气气象仪、雪深仪……一台台地面观测器,整齐伫立在草地上。作为我省3个探空点之一,这里有温度、湿度、气压、辐射等近30个观测项目,数据还上传到国家局,全球共享。 “我们比老一辈人幸运。”张姗姗说,有现代化设备的辅助,工作强度大大降低,外出探测频率从过去每小时一次到如今3小时一次,纯靠人工的项目已经很少了。 不能变的依然没变,比如守时、采集数据的精准等。 每天8时、11时、14时、17时、20时,收集比对数据,肉眼观测云量,定时编发报告;每天7时15分、19时15分,凌晨1时15分,定时放飞采集高空数据的“探空氢气球”。气象观测极其讲究时效性,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点也马虎不得。 最困难的,还属凌晨的那次放球。零时50分,闹钟响起,张姗姗一个激灵,迅速开启宿舍床边的台灯,在灯光的刺激下,逼迫自己尽快清醒。她套上厚厚的大棉袄,跑去氢气房充气球。四周静悄悄的,只有气球膨胀的声音和几声野猫叫,不一会儿,探空气球在她的熟练操作下,变成直径两米大小。她看了看表,凌晨1时10分,该去放飞平台待命了。于是,她用绳子将气球套在手上,小心翼翼地走向室外的草地。沿途,野猫绿色的眼睛在前方发着光,刚入职时,她常常被吓到,现在早已见怪不怪。她调皮地学了几声猫叫,径直走了过去。 凌晨1时13分,她到达放飞平台,戴上手套,稳稳升起气球,将事先准备好的纸盒子挂在气球下方。盒内装着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传感器。 “我到位了。”她用对讲机告知值班室内的同事。 “注意了,准备放球,一、二、放!”凌晨1时15分,对讲机中一声令下,探空氢气球从张姗姗的手中缓缓飞起,越飞越远。 探空球飞走了,但这还只成功了一半。张姗姗走回值班室,在电脑前等待着雷达接收气球发回的探空数据,直到气球因高空气压差而炸裂才能下班,而这往往已是凌晨两时半以后的事了。 “它是一次性的,放一次成本一千多元。”重放气球就是大事故,一年不能超过六次。原来,要采集到必需的气象数据,探空球至少得飞升至5500米的高空。平日里,这不难,但碰到刮大风下大雨,特别是台风天,气球就没这么好放。张珊珊刚工作时,没什么经验,做的噩梦里,都是放不出去的探空球。 张姗姗喜欢天上的云,不过当看云成为工作也会有烦恼,“经常感觉这个也不像,那个也不像。”气象观测员都培训上岗,其中包括学会辨识29种云状。每种云都有一个编码,只有准确填报,才能给后道天气预报提供科学判断。 “晚上也要看吗?”记者问。 “当然。” “看得见吗?” “只要有光,就能看见。” 张姗姗的手机里存着一张照片,那是2013年7月24日夜晚值班,她抬头望到的云,像神话里的凤凰,美得惊人。 “来到馒头山,师傅就告诉我,观测员的名字会随原始气象资料一代代传下去,这是一份值得骄傲的工作。”肩负着责任和荣光,曾经部门里最年轻的单身女孩,如今已是幼儿园孩子的妈妈。对这份充满单调、机械、重复的工作,她曾动摇过,可最终爱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