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为了双休日的阳光 他们赌上了气象台的招牌!原来“天机”是这样泄露的
2019-01-24 10:20:35杭州网

浙江日报 记者 来逸晨

“对着这个天,对着这个地,对着气象台的招牌,我们发誓,双休日一定见太阳!”

1月11日,5个不同“工种”的气象专家,集结在浙江省气象台的金色招牌下,手叠手做出保证。这段可爱的小视频在网上迅速走红。对于“泡”在阴雨天长达36天的杭州人来说,这个保证实在太及时、太贴心、太有爱了。

印象里,气象部门向来“一本正经”,还能这么俏皮?猛然间,大家好像发现了一群新人类。

日前,记者踩着热点找到了这些气象人,看看一条条鲜活及时气象信息的背后,究竟是一张张怎样的面孔?

看天的人

“我独自抬头望,天边有朵像凤凰的云。”

一条天气预报是怎么出炉的?第一道关口就是气象观测。老底子的气象观测员们格外辛苦,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每小时要外出探测一次,为天气预报提供最基础的数据。那时他们观云测象,主要靠人工和经验。到了张姗姗这代,全浙江已有近3000个观测站,绝大部分实现了自动化监测。

“在公交车上,明天值班,今晚赶去单位睡。”张姗姗告诉电话另一头的朋友。此时,正是1月17日晚10时左右。万家灯火渐次熄灭,喧闹的城市逐渐安静下来。

张姗姗家住滨江,离她位于馒头山的工作单位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不近。提前一晚去,是为了确保第二天值班绝对不误点。

对于气象工作者,时间是个敏感词。2009年,张姗姗考进了杭州市气象局,入职后被分配到这个观测站。整整10年,“守时”是职业带给她的最深烙印。

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就在矮墩墩的馒头山山头上。百叶箱、雨量计、云高仪、能见度仪、天气气象仪、雪深仪……一台台地面观测器,整齐伫立在草地上。作为我省3个探空点之一,这里有温度、湿度、气压、辐射等近30个观测项目,数据还上传到国家局,全球共享。

“我们比老一辈人幸运。”张姗姗说,有现代化设备的辅助,工作强度大大降低,外出探测频率从过去每小时一次到如今3小时一次,纯靠人工的项目已经很少了。

不能变的依然没变,比如守时、采集数据的精准等。

每天8时、11时、14时、17时、20时,收集比对数据,肉眼观测云量,定时编发报告;每天7时15分、19时15分,凌晨1时15分,定时放飞采集高空数据的“探空氢气球”。气象观测极其讲究时效性,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点也马虎不得。

最困难的,还属凌晨的那次放球。零时50分,闹钟响起,张姗姗一个激灵,迅速开启宿舍床边的台灯,在灯光的刺激下,逼迫自己尽快清醒。她套上厚厚的大棉袄,跑去氢气房充气球。四周静悄悄的,只有气球膨胀的声音和几声野猫叫,不一会儿,探空气球在她的熟练操作下,变成直径两米大小。她看了看表,凌晨1时10分,该去放飞平台待命了。于是,她用绳子将气球套在手上,小心翼翼地走向室外的草地。沿途,野猫绿色的眼睛在前方发着光,刚入职时,她常常被吓到,现在早已见怪不怪。她调皮地学了几声猫叫,径直走了过去。

凌晨1时13分,她到达放飞平台,戴上手套,稳稳升起气球,将事先准备好的纸盒子挂在气球下方。盒内装着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传感器。

“我到位了。”她用对讲机告知值班室内的同事。

“注意了,准备放球,一、二、放!”凌晨1时15分,对讲机中一声令下,探空氢气球从张姗姗的手中缓缓飞起,越飞越远。

探空球飞走了,但这还只成功了一半。张姗姗走回值班室,在电脑前等待着雷达接收气球发回的探空数据,直到气球因高空气压差而炸裂才能下班,而这往往已是凌晨两时半以后的事了。

“它是一次性的,放一次成本一千多元。”重放气球就是大事故,一年不能超过六次。原来,要采集到必需的气象数据,探空球至少得飞升至5500米的高空。平日里,这不难,但碰到刮大风下大雨,特别是台风天,气球就没这么好放。张珊珊刚工作时,没什么经验,做的噩梦里,都是放不出去的探空球。

张姗姗喜欢天上的云,不过当看云成为工作也会有烦恼,“经常感觉这个也不像,那个也不像。”气象观测员都培训上岗,其中包括学会辨识29种云状。每种云都有一个编码,只有准确填报,才能给后道天气预报提供科学判断。

“晚上也要看吗?”记者问。

“当然。”

“看得见吗?”

“只要有光,就能看见。”

张姗姗的手机里存着一张照片,那是2013年7月24日夜晚值班,她抬头望到的云,像神话里的凤凰,美得惊人。

“来到馒头山,师傅就告诉我,观测员的名字会随原始气象资料一代代传下去,这是一份值得骄傲的工作。”肩负着责任和荣光,曾经部门里最年轻的单身女孩,如今已是幼儿园孩子的妈妈。对这份充满单调、机械、重复的工作,她曾动摇过,可最终爱上了。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来逸晨    编辑:高婷婷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图库
寒梅凌冬次第...
北国风光——...
“高墙”内见...
“国际灯光艺...
武林之夜•中...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杭州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胜利闭幕
打造15分钟生活圈 市政协委员热议未来社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范建军:改变传统监管
和睦街道“颐乐和睦”养老服务综合街区正式
市政协委员呼吁加快“三化融合”助推杭州经
风情万种的“情圣”“指挥”110给情人出
居家养老服务如何完善?杭州市人大代表这么
百度回应后 “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作者再次
“薅羊毛”买了上千箱牛奶 钱被冻结牛奶堆
两司机围观“跳楼”致车祸打进医院 轻生者

第二届埃及中国投资...

第43届葡萄牙时装...

大草坪露天舞台演绎...

刘杰携《宝贝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