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DNA 除了能破案 还能帮助寻亲 我们之所以长成这样而不是那样,DNA起着作用。它也是犯罪现场的“证据之王”之一。 1995年,第一个国家级DNA数据库在英国诞生。4年后,1999年,浙江警方开始开展DNA鉴定技术。 李佑英是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七大队五中队中队长,主任法医师,在她参与创建下,杭州刑侦支队DNA实验室成为浙江省首家重点司法鉴定DNA专业实验室。 “以前现场提取的一块物证,可能要一个星期才能出结果,现在当天就可以了”,随着效率加快,很多原来被认为很难鉴定的微量痕迹,被重新调整到易鉴定的范围内。 DNA技术越来越先进,实验室设备也越来越多,几十台大大小小的各种仪器,成了DNA实验室的“标配”。 除了用DNA技术破案,李佑英还帮胡雪岩的爷爷做过鉴定。 2009年,有人意外地在杭州龙井山顶上,发现一个已经被盗过的古墓,古墓里有两具距今约150年的尸骸,疑似是胡雪岩的爷爷、奶奶。 李佑英受邀对尸骸进行DNA鉴定,“盗墓的人,是从女性尸骸的墓穴处挖洞进入的,所以女性尸骸被腐蚀风化得更严重,基本上很难做鉴定了。” 母系遗传的染色体基因比对,已早有成功的案例,她想挑战下父系遗传的Y染色体基因比对。结果,这具150年前尸骸Y染色体的DNA,与胡雪岩家族父系后代Y染色体的DNA,数据一致! 这项技术,后来主要用来帮助警方在侦查重大案件时,缩小、锁定犯罪嫌疑人的范围。 DNA还被运用到更多领域,比如有法医用它来寻亲。 2016年4月,台州温岭刑科室配合民政部门,对当地100多个受政府救助的“无名氏”进行拍照、指纹采集、DNA血样采集。 法医陆高升负责这件事,突然想起一件事:“如果把这群受救助人员的档案放到微信平台上,会不会帮他们找到家呢?” 一篇名为《我想回家,请帮帮我吧》的帖子,出现在温岭刑侦科室微信平台上,帖子扩散得很快,帖子发布的第二天,有人从微信朋友圈里发现了自己的姐妹,马上联系,一位失踪十多年的大姐回家了。 现在,温岭法医瞿志军、陆高升和同事们用DNA和指纹数据库,再加上微信传播,已帮36个身份不明的“无名氏”回家团圆。 6 通信 以前对讲机很笨重 现在微信沟通方便多了 电影《埋伏》中有个桥段:冯巩演的保卫科干事去执行“埋伏”任务,暗中监视一所红房子,冯巩在水塔顶上守了整整三十六天,被人发现时奄奄一息,原来是联防队长忘记通知冯巩及时撤离了。 张春强是湖州市长兴县公安局副局长,也是个老刑警了,他就经历过这样的事。 那会他还是派出所民警,和同事一起去蹲点,守了两天两夜,他们也不敢动,怕嫌疑人万一出现,吃面包喝矿泉水,“当时只有BP机,第三天下午,队长打我BP机,我出去打电话回给他,他说人抓到了,问我在哪里时,才意识到把我们忘了”。 当年,办案时,通信不方便,发电报、打公用电话……徐海滨记得,在1984年,舟山市公安局刑侦科有了一对对讲机,但对讲机很大很笨重,传输范围有限。 “现在办案,大家可以用微信及时沟通,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了”,张春强说。 破案是每个刑警的使命。那些没破的案子是他们心里的隐痛。 那些跨越十几甚至二十几年的“积案”,是国际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眼里的“冷案”。 他认为,案件的侦破是有黄金期限的,通常来说,案发的头三天,案件是一宗“热案”,也是最易破案的阶段;三天后就成为“温案”;若一个月后仍未破案,这宗案件就会变成“冷案”。 浙江警方从去年开始开展命案积案攻坚专项行动,重新梳理 “冷案”,重新评估,重新踏勘,重新检验…… 凭借新刑事技术,浙江警方去年攻坚侦破命案积案88起,是上年的3.3倍,历经20年以上的有32起。 2018年12月21日,绍兴市公安局DNA实验室刚刚通过DNA新技术,破获了8年前发生在上虞的一起命案积案,抓获了王某,这也是浙江警方积极探索新战法破获的又一起命案积案。 2006年3月18日,嘉兴海盐县西塘桥镇一个虾塘棚中,王老伯被杀,由于当年技术有限,案件迟迟未破。2017年10月,警方利用新科技手段对原有现场提取的物证再检验,这起12年前的命案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10个月后,专案组在山东抓获了单某,之后又锁定了另一名嫌疑人江某。 1998年4月20日,原绍兴县皋埠镇集体村一对母女在二楼家中被害,年幼的女孩才6岁,身上的伤惨不忍睹。经勘查,民警从现场提取到一枚血掌纹。2018年5月4日,绍兴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民警邵明比对发现了线索:当年现场留下的痕迹,与嵊州一王姓男子吻合。 …… 随着刑事技术、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越来越先进,真相最终会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