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合规监管趋严,安全隐患仍不少 网约车市场安全调查
2018-09-18 07:10:11杭州网

安全事故频发,把网约车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眼下,全国正开展“史上最严”网约车专项整治行动。

全国安全大检查进展如何?给网约车市场带来哪些变化?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网约车的有序发展?围绕公众关心的这些问题,新华社记者近日在北京、上海、福州等城市展开了调查。

“安检风暴”席卷全国

网约车平台抓紧整改

当前,全国掀起一场网约车安全检查风暴。8月31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决定自9月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所有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公司开展进驻式全面检查。9月10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和私人小客车合乘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有关部门立即对本地运营的网约车平台公司和私人小客车合乘信息服务平台开展联合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行业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滴滴公司等平台公司要全面开展安全隐患自查和整改工作,在未完成隐患整改前,无限期停止私人小客车合乘信息服务。《通知》要求,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约车和顺风车平台驾驶员背景核查,对现有网约车和私人小客车合乘服务的驾驶员进行全面清理,12月31日前全面清退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并基本实现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驾驶员合规化。私人小客车合乘信息服务平台要参照出租汽车驾驶员背景核查和监管有关要求,对从事或申请从事私人小客车合乘服务的驾驶员一律进行背景核查。9月11日,交通运输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多部门组成的网约车、顺风车安全专项工作检查组陆续进驻首汽约车、神州专车等网约车和顺风车平台公司,展开公共安全、运营安全和网络安全等专项检查。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各地的安全检查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例如,上海多部门从9月7日起多次进驻滴滴(上海)公司开展安全专项检查。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表示,将联合公安部门对网约车平台开展每周不少于2次的进驻式安全大检查。同时,在全市重点区域加大路面执法检查力度;福州市有关部门表示,将在全市网约车平台推广安装车载智能终端设备,该设备具备摄像、录音、一键报警等功能。

多家网约车平台已作出相关业务调整。滴滴出行从8月27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9月4日起乘客端原“紧急救助”功能升级为“一键报警”;9月8日起试运行全程录音功能;9月13日起,司机每日出车前进行安全知识考核。此外,9月4日,滴滴宣布暂停提供9月8日至14日深夜服务(23:00至次日5:00)。

8月26日,高德地图已暂时下线顺风车业务。美团打车增加了夜间乘车安全提醒,用户上车前需添加紧急联系人。

合规监管趋严运力现紧张

安全隐患仍不少

在这场安全大检查下,网约车市场出现了哪些变化?对司机和乘客影响几何?

——网约车司机合规成本增加,运力现紧张。北京的网约车司机张师傅对记者说:“没搞安全大检查前,用的是私家车,一年保险费四五千元。监管趋严后,车辆必须办网约车营运证才能上路,每年保费增加到一万多元,再加上发生安全事故后,订单也少了一些,有些人都不干了。”

记者于9月12日22时许在上海静安寺商圈打车,滴滴平台显示有77人等待,预计需要等待35分钟。滴滴公司上海地区负责人表示,在加强合规审查后,目前在运力保障方面存在一些挑战,但会根据主管部门要求,应对中秋国庆等大客流制定应对计划,履行平台责任。

——乘客重拾路边打车,但某些路段仍有不便。在上海浦东工作的张晓娜说,之前都是在网上约顺风车或出租车,为了安全考虑,最近这些平台用得少了,又回到路边打车了。但如果碰到高峰时段或者偏僻路段,要等很久,而且有的出租车显示“待运”也不停。

在北京国贸地区工作的陈敏称,自己经常加班到凌晨,但最近下夜班后回家,既打不到出租车也叫不到滴滴,很不方便。

——安全隐患和漏洞仍不少。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对网约车“本地车、本地人”的监管要求,尚未完全落到实处。例如,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9月7日在检查网约车平台数据时发现,仍有不合规的外地车辆和司机在接单,已要求平台立即整改。此外,还存在“部分已完成订单的机动车驾驶证号为空”“部分订单缺失”“部分注册账号司机信息不全”等情况。

不能“一棒子打死” 

但“安全带”必须绑紧

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对合法合规的网约车需求仍然很大。眼下,全国范围的安全大检查正在进行中,社会各界都在探索,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网约车这一新业态的有序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网约车这一新业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监管部门从来不主张“一棒子打死”,也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措施。未来,相关部门要尽快与平台对接车辆和驾驶员信息、派单和运价机制、运营情况等数据,建立起对网约车行业的有效监管,引导行业有序发展。

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明确要求,网约车平台要采取线上技术和线下实地认证等措施,进行梳理后清退非沪籍驾驶员,对于非沪牌车辆或线上线下车牌不符的“马甲车”,经过核实后,坚决予以清退。

企业也出台了自律措施。滴滴宣布,9月15日起恢复深夜出行服务,同时试行深夜运营规则,对司机注册时间和安全服务单次做出要求。

中国出租汽车产业联盟秘书长葛磊认为,如果因为一个平台的停运,出现打车难或黑车回潮等情况,是很不正常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许多城市正规出租车运力不足,或是因为部分网约车平台低价恶性竞争,造成了巡游车行业人员流失。

无锡中天客运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兴泰说:“地方政府、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区运量需要,合理规划中长期运力配备方案。其中对网约车的发展,要依照法规和监管部门的最新要求,把好准入和执法关。”

相关新闻

用科技赋能网约车风险管控

网约车平台在强化技术手段进行人脸识别的同时,还要持续加大对司机的全面审查力度,坚持“疑人不用”的原则。

记者9月11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由交通运输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多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检查组陆续进驻首汽约车、神州专车等网约车和顺风车平台公司,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将严格督促企业强化运行风险管控,在派单前应用人脸识别等技术,对车辆和驾驶员一致性进行审查。

网约车本是“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事物,也是出租车行业经营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应该说,网约车一经出现,立刻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其全新的打车方式、便利的出行服务以及强势的竞争力,也让网约车规模迅速发展壮大,众多资本和各路司机也闻风而动,纷纷加入到网约车、顺风车的行列中来。不过,俗话说得好,萝卜快了不洗泥。伴随网约车的爆发式增长,其中一些问题也接踵而至。近年来反映出的最突出问题是,由于一些不合资质的车辆和司机加盟,导致安全事故频发,从而引发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和批评。

针对近期顺风车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况,交通运输部与公安部办公厅于9月10日就网约车和顺风车安全管理下发紧急通知,并立即开展全行业安全大检查。综观这个紧急通知,主要呈现两大特点:其一是对司机进行全员资质审核和清理。比如,通知要求对现有网约车和私人小客车合乘服务的驾驶员进行一次全面清理,2018年12月31日前全面清退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并基本实现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驾驶员合规化。这无疑是确保网约车、顺风车安全运行的第一道关口。

其二是此次联合检查将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强化风险管控。比如,在派单前应用人脸识别等技术,对车辆和驾驶员一致性进行审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路线行驶偏移、不合理长时间停留等风险进行预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此外,通知还要求相关平台公司要依法向公安机关提供技术接口、实时推送平台司机、车辆注册数据及车辆位置、行驶轨迹、乘客信息等数据,同时设置专门的24小时运转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团队等等。这应该说是确保网约车、顺风车安全运行的第二道关口。

多部门采取联合检查的方式,剑指网约车、顺风车存在的安全问题,充分体现了职能部门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网约车安全运行的积极作为,值得肯定。特别是要求在网约车派单前,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来对司机进行审查,更是为网约车的安全运行加了一道安全锁,因为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动态审核司机的情况,并且全程跟踪监督,对于来路不明、滥竽充数的司机能够一眼识破,从而将安全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从这个层面上看,用人脸识别技术审查,让网约车派单更靠谱,相信派出的每一辆网约车都会牢牢掌控在监管的视野和范围之内。

当然,在任何条件下,人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技术手段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如果司机本身“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运行中不诚信、不老实、不规矩,甚至心生歹念,就还会制造祸端。因此,笔者以为,网约车平台在强化技术手段进行人脸识别的同时,还要持续加大对司机的全面审查力度,坚持“疑人不用”的原则,要知道不是有驾照的人都能开网约车,对网约车、顺风车司机还是需要从思想、道德、品行、心理素质及口碑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发现疑点,绝不录用。以此确保网约车司机都是过得硬的优秀司机,都是消费者信得过的好司机。

■评论

最严网约车整改

该出手时必须出手

网约车从野蛮生长,到此番“史上最严整治”,其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类似行业和企业借鉴——企业不能一味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而忽视了安全之本。在安全面前,企业不能自欺欺人,必须随时、果断地将一切隐患扼杀在萌芽中,而监管者则必须“该出手时就出手”。

据新华社报道,近期,网约车非法营运、顺风车恶性刑事案件屡有发生,交通运输部、公安部9月10日发出通知,自即日起至12月31日,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打击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的专项整治行动。安全专项工作检查组将陆续进驻多家网约车和顺风车平台公司,对其开展公共安全、运营安全和网络安全等专项检查。

当安全成为阻碍网约车发展、折损用户体验的巨大短板,一场彻底的严查补漏,无疑及时且必要。此次整治内容包括了加强驾驶员背景核查、严格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和维稳主体责任、健全完善投诉报警和快速反应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等诸多方面。各方安全责任主体更加明确,各项要求也更加细节化、场景化,体现出较强的问题导向意识和风险防控色彩,整治效果值得期待。

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新兴业态,网约车从诞生之初,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质疑和问题,自身的合法性问题、与传统巡游出租车的关系、不正当竞争与补贴大战、服务范围和乘坐安全,等等。其中有些是行业发展本身的原生性问题,有些则有着具体的现实案例指向,几乎每个问题都曾引发舆论场上的波澜。

从颁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到此番对网约车的专项整治行动,从对车辆标准的设定、对从业人员的条件限制,到设置细节化、场景化的安全快速反应机制,监管制度设计的一步步完善,一定程度上映衬出网约车领域所面对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而问题不断暴露和解决的过程,其实也是公共治理各方逐渐进行意见磨合、达成共识的过程。

当然,有些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并非要等到东窗事发,先前少一些疏忽和侥幸,应该可以做好预判和防范。比如国内网约车发展之初,各方对安全问题便不乏担忧,但彼时的“定心丸”只限于合同本身所提供的保险以及事后追责,相对笼统和模糊。此番彻底整治提出了诸如坚持随机派单机制、建立投诉冻结机制、设置“一键报警”等做法,更加注重事前防范和事中应对。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这是以用户利益受损甚至付出生命为代价,未免太过沉重。

从快递外卖,到移动支付、共享经济,这些依托互联网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的新业态,在发展过程中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网约车从野蛮生长,到此番“史上最严整治”,其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类似行业和企业借鉴——企业不能一味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而忽视了安全之本。在安全面前,企业不能自欺欺人,必须随时、果断地将一切隐患扼杀在萌芽中,而监管者则必须“该出手时就出手”。

时下,网约车在各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非常可观,相关整改也将“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这个意义上看,网约车行业或许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场“寒冬”。数月的“伤筋动骨”,能否换来日后的“身强体健”,能否搅动新的行业洗牌和格局重构,还需拭目以待。而一场史上最严整治过后,未来在行业规范方面如何探索更加成熟的路径和方法,如何在法律法规、监管督查等层面形成常态化的刚性约束,让新业态在安全的底线上焕发出更大活力、带来更多民生福祉,无疑是摆在各方面前的严肃课题。

信息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工人日报等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朱荣 综合报道    编辑:实习生 陈冰纯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图库
初秋画卷
白鹭翩跹生态...
“高墙”内见...
巴黎:嬉水消...
民族歌剧《伤...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杭州市开展妇女儿童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
德国石荷州州长率政府代表团访问浙大一院
暴雨里货车突然打滑横移撞上边护栏 全因司
杭州市民办事更方便了!越来越多的综合自助
浙江移动携手物联网产业链伙伴 共谋5G时
丰收节来啦 杭州桐庐的村民这样过
富阳三千女子着汉服起舞弄清影 创世界纪录
史玉柱发文称最近遭受人身安全威胁 公司已
少年在宿舍遭6人轮流殴打:被逼下跪 始终
游客瑞典被留"林地公墓" 探访:墓碑林立

缤纷悉尼灯光音乐节...

探访夏威夷火山喷发...

素颜漂亮的5大女星...

这种布是用来画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