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愿住我家,一起做个伴?”前不久,在杭独居多年的张阿姨,通过媒体寻人抱团养老。今年69岁的她,没有老伴和子女,独自住着131平方米的房子,“静下来时,就会觉得孤单。”消息刊登后,应征者不在少数。为此,她甚至专门起草了一份《居家结伴养老协议》,提出需要一个月磨合期与对方试住,并在生活、求医、安全、财产等方面列出一系列要求。
老人登报“求陪伴”,戳中了千万老年人的内心痛处——老来无伴,我的孤独何处安放?
按户籍人口统计,截至2015年末,浙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984.03万人,占总人口的20.19%。也就是说,每5个浙江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保守统计,全省独居、空巢、高龄老人数量已经超过200万人。其中,以张阿姨为代表的独居老年群体,亦不在少数。他们因子女不在身边、独自一人居住,常年无人陪伴,精神落寞、备感孤独。
近日,记者来到杭州老龄化最严重的社区之一——湖滨街道青年路社区,采访数位独居老人。他们迫切需要的“精神养老”,家庭、社会、政府给予的关怀足够吗?
每天,朱云菊都会坐在窗前看会儿报纸。 黄珍珍 摄
四年没下楼
每天对着电视解闷
“我有4年没下过楼。”独居了25年,87岁的老人曹迎弟说。
曹迎弟家住6楼,老小区没有安装电梯。年轻人一口气爬上去都会有些疲惫,更别说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多年的她。4年前,积累多年的疾病导致曹迎弟无法正常行走,从此她再也没下过楼。
4年的时光,她都“窝”在这间略显杂乱的屋子里。屋内灯光昏暗,客厅、卧室内散落着各式药瓶和废弃纸盒。曹迎弟平日里买菜、买药或购置其他生活用品,都由儿子或社区工作人员帮忙。
青年路社区,房子多建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杭州独居老人最多的社区之一。如今,这里住着1700多位老人,占社区总人口的30%。像曹迎弟这样,6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有220位。近年来,上城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老年人的经济状况、身体状况、居住状况、养老服务需求意愿等进行调查评估,根据不同评估分值,为老人提供相应时间的家政服务。经过评估,曹迎弟每月享受30小时的免费家政服务,家政公司工作人员按时上门,帮她洗衣、做饭、买菜等。
对于独居的曹迎弟来说,平均每天1小时的家政服务,也许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城市社区邻里间相处的模式与乡村不同,这里更注重私密性,平日里每家每户大门紧闭,极少串门聊天。每周末,是曹迎弟的儿子例行探望的时间,他会陪母亲聊聊天。偶尔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也会上门探望,与她说上几句话。但漫长的4年里,大部分时间曹迎弟都是一人度过,日积月累藏了满肚子话却无人言说。
“一个人住很孤独,一天到晚,我都把电视机开着,有点声音会热闹些。”曹迎弟说。电视虽热闹,却唯独不能陪她聊天。虽一人独居,曹迎弟却很体谅儿孙,“他们工作都很忙,也很辛苦,我一个人住着慢慢就习惯了。”早些年,曹迎弟的弟弟妹妹还常来看望她,陪她聊天解闷。“不过已经好几年没见到他们了,他们年纪也大了,身体也不好,楼梯爬不动了。”曹迎弟说着叹了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