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科教卫新闻
 
 
揭开面纱,良渚文明再次震惊世界
2019-07-07 10:54:15杭州网

杭州日报 通讯员 李力行 记者 王洁/文 记者 张之冰/摄 部分图片由良管委提供

王陵祭坛宫殿的发现,实证良渚文化进入文明社会

新华社摄影记者吴元柳在现场采访

反山遗址

考古学家“笔记”

一千年前的文明看北京,两千年前的文明看西安,五千年前的文明就看杭州良渚了。

当下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界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一直是以黄河为中心,远古的江南仍被视为“化外之地”,吴越以前的事迹茫然无所知。

二十世纪初掀起的考古热,陆续发现了周口店、西阴村、殷墟、城子崖等遗址,都为“黄河中心说”提供了有力佐证。直到1936年,西湖博物馆年轻学者施昕更在家乡良渚镇调查和试掘的发现,以及编著了《良渚》,让考古界第一次对良渚遗址有了深刻认识。

正当良渚文明初见端倪时,抗日战争的烽火以及施昕更的英年早逝,让良渚的考古发掘陷入停滞。

而良渚文明再次震惊世界,已经是50年后了。

反山、瑶山考古惊现王陵、祭坛 从此中华五千年文明绕不开良渚

1986年,良渚文化发现已迈入第50个年头。上海和江苏都陆续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大墓,而良渚文化的命名地却一直是空白,这也让浙江考古工作者产生了紧迫感。

而谁也不曾想到,毫不起眼的反山发掘迎来了重大突破。30多年过去了,当年主持此次发掘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学家王明达,依然历历在目。

5月30日,午后乌云铺天盖地,眼看一场暴雨将至。王明达站在反山发掘工地一个约1.6米高的隔梁边,正有序地安排考古现场的避雨措施。

在这之前,他们已在反山发掘了20多天,除了11座汉墓,丝毫未见良渚文化的影子。但王明达并没有气馁,他深信严格遵照田野发掘操作规范,一定会有收获的。

此时一直在清理深坑的技工,突然直起身一只手托起一小块物件问:“王老师,这是啥?”王明达难掩兴奋,“啪”地就从隔梁上跳到探方上,又爬到1.1米深的坑里。他在竹簸箕上扯了一块竹片轻轻一拨,朱砂红就出来了:“这下逮着了。”

他用竹签子又在坑内别处探了几次,终于剥出了白花花的颜色,那是玉的鸡骨白,这就是后来出土的97号玉琮。在肯定发现了良渚大墓后,他才心满意足地盖上塑料膜。初夏的暴雨哗哗袭来,王明达跑回住处,当晚和几个人就着碗喝了2斤黄酒,别提有多开心:“这次发掘将载入考古史册。”

而这个深坑就是后来著名的反山12号墓,墓主人被认为是最有权势的“良渚王”,因为他的墓葬规格最高,墓中出土了玉琮王、玉钺王等玉器,发现了完整的神徽形象,这对于解读良渚玉器的纹饰内涵和器物造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反山遗址出土的玉器之多、制作之精、档次之高更是无出其右。

198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在瑶山又发现了12座良渚文化的高等级墓葬,且首次发现良渚文化的祭坛遗址。

至此,湮没不彰的良渚文化,更得重要的物证。从这时开始,谈起中华五千年文明,就绕不开良渚遗址了。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李力行 记者 王洁/文 记者 张之冰/摄 部分图片由良管委提供    编辑:高婷婷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图库
良渚古城遗址...
亚洲文化嘉年...
如此春光 那...
维也纳国家歌...
杭网直击丨第...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2019浙江幼儿体育大会闪耀杭城
在杭温籍公益联赛点燃草根足球梦想
杭州这个地铁站很“文艺!下周末,“地铁暑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 记者用镜头带你了解
夫妻吵架开车回老家办离婚 高速上竟要轻生
杭州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保护传承任重道
穿越5000年 探秘良渚古城
周某疑为王振华情妇
日本一停车场内发现中国女性遗体 背后有刀
想靠网恋结束单身?可能落入了“杀猪盘”陷

欧盟主题灯光点亮柏...

世界园林巡礼——法...

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

俞飞鸿深情诠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