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140/90也不是必须吃药 临床降压治疗强调个性化和综合性 血压超过理想值的先评估总体心血管危险 “其实,大家不必把高血压定义看得太固化。血压>140/90mmHg的高血压患者也不是必须吃药的,血压值并不是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服药干预的唯一标准,每个患者的降压目标也并不统一。” 王建安院长强调,临床降压治疗是个性化的,也是综合性的。 “个性化既表现在用药方案上,也体现在降压目标中,例如对于部分高危高血压患者,强化降压(降压至<120>140/90mmHg,因为过于强化的降压可能提高体位性低血压风险等副作用。” 王院长解释,降压治疗同时也是综合治疗,要注意其他危险因素的治疗和更正。 研究发现,8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同时存在一种或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饮酒、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超重等),这些危险因素与高血压之间是双向关系,而患者的心血管病发病率又受到两者综合作用的影响,因此降压治疗需要综合评估血压值和以上危险因素,也就是评估患者的总体心血管危险。 “只要血压高于理想血压值,就存在一定心血管疾病风险,需要评估相关危险因素,并根据总体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来决定是否需要吃药。” 年龄、体重、血糖、血脂…… 你占了几条?请对照表格自测 超过2条且血压>120/80就需咨询医生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高血压患者总体危险评估分层的半定量方法。 2003年ESH/ESC(欧洲心脏病学会)制定的高血压指南将分层延伸到“正常”和“正常高值”血压范围,2007版指南继续沿用此种分层方法(见下表:高血压患者总体心血管危险性的评估)。 “该指南为血压>120/80且<140/90mmHg患者的防治管理提供了参考。” 欧洲ESC指南中对高血压患者总体心血管危险性的评估 RF(危险因素)和MS(代谢综合征):男性、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血脂异常、血糖、肥胖…… OD(亚临床器官损害):脉压差增大超过60mmHg、心电图提示心室肥厚、颈动脉斑块、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24小时)或尿白蛋白/肌酐比(30-300mg/g); 合并疾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 结合上述表,算出高血压患者属于哪一个危险分层后,就可以评估自己的干预策略了: 低危患者:改变生活方式; 中危患者:改变生活方式数周或数月之后添加药物使血压达标; 高危/极高危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并加用降压药物,使血压达标。 根据以上危险分层,王建安院长提醒三点—— 1.改善生活方式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可作为低危者的主要干预方式和中高危者的补充干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