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记者 马恩 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伴随着农耕文明的辉煌而璀璨,与乡村有着割舍不断的血脉联系,近几年,浙江正迎来新一轮乡村的巨大变化。 日前,记者专访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巡视员楼晓云,回顾浙江乡村产业的既往发展,憧憬浙江乡村振兴的未来美景。 都市快报: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浙江目前的乡村产业现状怎样? 楼晓云:客观地讲,浙江县域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乡村产业发展没有与之同步。 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浙江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明显。尽管随着“千万工程”的实施、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但产业和人口的空心化状况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变,农业主导产业总体处于小农生产状况没有改变;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快,但总体仍呈零散化、碎片化状态;一二三产业链的延伸,乡村产业的有机融合有待进一步努力。 目前, 全省有规模种养业经营户数13.4万户,产值1155.93亿元;全省有农家乐经营户2万多户,接待游客4亿多人次,营业收入410多亿元;全省有农村电商经营户4万户,建成服务点近2万个;原有的块状经济,对乡村产业发展和就地就近就业的带动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依托义乌小商品市场和众多经纪人的来料加工业也具有一定的基础。 但产业基础不是均衡分布,全省有50%的乡镇除传统的农业产业外,新兴产业几乎还是空白,要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的目标,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都市快报: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认识是否到位? 楼晓云:乡村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是解决乡村人气不足的问题。只有让外出劳动力在乡村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对路的创业产业和工作岗位,年轻人才会回来,人气才会旺起来。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很多地方对乡村产业振兴认识还不够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认为发展县域经济与乡村产业振兴是一回事,抓好工业化城市化就是抓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产业振兴其实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必须通过几代人、多届政府、多任领导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热衷于在乡村建设中搞些花花草草、梳妆打扮的短期项目,对促进产业发展的功能性建设项目缺乏战略思维和实际措施。 现在,省委、省政府提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我的理解,这意味着我省将从原来突出人居环境改善型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基本配置的美丽乡村建设阶段,进入强调产业发展促进和服务的村庄功能性设施和服务体系配置的美丽乡村新阶段。这也是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标志。 为此,省里正在制订“两进两回”的行动计划,主要是鼓励人才进村、资本进村,青年回乡、乡贤回乡。省里还在研究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争取尽早成为地方立法。 都市快报:能不能请您说一说浙江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产业选择和成功的案例。 楼晓云:我省主要的乡村产业可以简单分为五大类:一是农业规模种养业,二是农产品加工业,三是乡村休闲旅游业,四是来料加工业,五是农村电商业。 目前来看,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业对农村产业带动最大,成功案例也最多。 原因很简单,休闲旅游等服务业最贴近市场,对消费者的需求反应最快。目前,浙江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已经形成有30多万张床位的接待能力,全省有1000张床位的农家乐(民宿)集聚村30多个,其中接待床位超过3000张的农家乐集聚村有11个。这些村不仅自己的农产品供不应求,连周边村的农产品也往往供应不上,通过游客在村消耗和在地购买,不仅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难题,而且让农民独享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利润。 浙江很少有可供跨地销售或供加工的大宗农产品,但农产品多样化特色比较明显,适合类似台湾的伴手礼加工和四季农事体验。此外,农村的传统手工产品也很有生命力,经过农民的巧妙加工,介入生产标准、创意包装后,定能焕发出新的青春。 我们可以学习台湾经验,搞伴手礼生产,让文创产业介入到农产品加工。比如乡村酒庄、各种各样的工坊,既是休闲旅游的场所,也是加工中心,给产品取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设计一个文化创意的包装,农产品的附加值就出来了。 我始终坚信,我省农村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是让更多的游客到乡村来,最好能住下来。乡村的生产和服务就有条件围绕游客运转,通过细化分工,形成一条越来越长的产业链,整个村子就活起来了。 另一个可以带动乡村经济的,是来料加工,浙江有义乌小商品市场,订单很多。每年这么多订单进来,农民经过简单培训,很多产品都可以做。农民不缺房子不缺场地,政府只要扶持兴建一些集货装备和设施就能完成来料加工。 随着年轻人不断进入,高品质的产品也会随之产生。前些年,有些地方的小商品加工,已经开始形成品牌。比如衢州做水晶的,我看不比施华洛世奇差。 农村电商行业,这几年富了一部分农民,但总体来说,主要是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量还不大。现在,快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了,比如游客在某个农家尝到了很不错的辣椒酱,一个电话就可以让农户快递过来了。这样的情况,以后会越来越多。 目前,我们正在收集编辑乡村产业振兴的成功案例,让各级各类组织和农民可以从中学习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