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际一流 环境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杭州日报 记者 郑莉娜 郭燕 民营经济是杭州经济发展的“铁柱钢梁”。去年杭州民营经济增长值8175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60.5%;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私营企业55.5万户,个体工商户51万户。 5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举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题询问。一个半小时的询问,你来我往、气氛热烈。常委会委员和代表们提问踊跃、直指要害;政府法院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应询,实事求是、诚恳作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本次专题询问为新的起点,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杭州“23条”如何落实落细 争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与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我市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市政府下一步又将如何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落细?”常委会委员薛滔菁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近期,杭州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稳企业稳增长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政策举措的通知》,提出五方面23条实质性举措。政策落地还需要实施细则。”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对于国家和省、市民营经济相关政策文件,市政府将结合杭州实际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另一方面,杭州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加强考核,打造与世界名城相适应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杭州“23条”里,包括了降低企业税负成本、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已有政策举措的强化和落实。常委会委员王辉继续提问:“企业普遍反映社保缴费负担高,希望降费呼声很高,请问在企业社保降费减负上有什么举措?”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在给企业降本减负方面,杭州实施了社会保险费返还、失业保险费返还、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等政策,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 褚跃明代表接着问:“如何将减税降费优惠政策精准落实到企业?”市税务部门表示,市政府牵头成立了工作专班,加强推动政策落地。同时,做好精准宣传辅导,帮助测算减税效应,让纳税人懂政策、会操作、全享受,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 “市政府23条政策中提出要力争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长30%以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肖仁东委员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提出问题。市金融办表示,今年加强对银行机构的引导,提高“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制造业信贷支持”指标权重并与全市公款竞争性存放相挂钩,助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4万套蓝领公寓有深度有温度 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保障。去年杭州人才净流入率继续位居全国第一,但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走访时也听到一些企业反映——现有的人才政策主要针对高端人才,而企业需求量大的中等人才、技能适用性人才在住房优惠、人才补助等方面难以享受到相关政策,生活成本较高。 就市人大代表鲍雄亮和常委会委员王荣富提及的企业遇到的“住房难”问题,市住保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说,截至去年底,全市已推出25个蓝领公寓,已有近2000户人员申请入驻,“我们将按照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高水平运营的要求,把蓝领公寓这项关乎民生福祉的工作做得更有温度和深度。” 民营高质量发展也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常委会委员骆寅问:“去年市财政安排的实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是怎么用的?今年又是如何打算的?”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去年,杭州设立了5亿元实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我市企业开展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技术改造、实施“工厂物联网”、鼓励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今年,杭州将统筹安排10亿元,继续支持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全面贯彻落实我市稳企业稳增长新政“23条”,以更大力度、更快速度、更高效率,支持、帮助、服务我市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让我市民企想投、敢投、能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