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挂帅:七次进京申述 救企业于危难 在那个工业品紧缺的年代,华日的电冰箱一生产出来就大受市场欢迎,还在浙江省电冰箱博览会上斩获了大奖。陈励君希望乘势而上,扩大生产规模,但这时,企业遇到了人手紧缺的瓶颈。 “那个时候企业员工几乎不流动,有技术的工人基本都去了国企,很少有愿意到我们这样的民办小工厂来。”陈励君说,1985年1月,华日举行了创办后的第一次社会招聘,好不容易从当时的大型国企浙江麻纺织厂“挖”来了十多个技术工人,但人是来报到了,他们的档案却被原单位扣了下来。转不了档案,企业就无法正式招收,给员工发放工资。 “当时,我们的做法说不好听一点叫做‘挖社会主义墙脚’,这些工人如果被原单位开除,那是一件非常严重事情,家庭都有可能受到牵连。”陈励君说。 为了能够争取到这些工人,陈励君亲自前往浙江麻纺厂,与企业负责人王厂长进行了一次开诚布公的商谈,请求放人。“幸好,这位厂长是位刚刚提拔上来的年轻干部,比较开明,他同意先让工人们到华日上班,领工资,但是人事档案还要在原单位留存,今后能不能转,看外部形势变化再定。”陈励君说。 实际上,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像华日这样的冰箱加工企业在全国各地已经大量涌现出来,仅杭州地区,就有几十家之多。但到了1986年,国家突然对电冰箱行业展开大整顿,严格控制企业数量,规定工业企业必须要领出许可证方能继续生产,这对于刚刚有了起色的华日来说,不啻为当头一棒。 陈励君说,和那些设备先进、规模庞大的国企相比,华日这样不在定点之列的企业无疑是首先要被淘汰的对象,这几年的努力难道就要付诸东流?她的内心无比煎熬。 在存亡关头,陈励君瘦弱的身体中又一次迸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在一年多的时间中,她带着侨联的介绍信,七次跑到北京,走访了几乎所有的部委局办,一遍又一遍向不同的领导陈述了华日存在下去的理由和希望。 陈励君的真诚和执着打动了部分主事者,最终,在国家经委高层领导的拍板下,华日作为唯一的民营企业,和杭州西泠、宁波凤凰、嘉兴益友三家国企拿到了浙江省仅有的四张生产许可证。 这段艰辛经历,其实只是华日初创时期众多磨难的缩影,回头来看,陈励君说,这正印证了”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历了长时间的阵痛,一些企业跌倒了,一些企业冲出来了,不管是倒下的还是冲出来的,都在客观上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三度挂帅:主动“走出去”赢取市场 在华日创立的34年中,外部市场就像一个晴雨表,反映出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又像一架指南针,指引着企业的发展去向。 陈励君说,上世纪80年代初期,华日的冰箱虽然供不应求,但是实际销售并不完全由企业做主,“当时我们生产1万台冰箱,自己只能卖4000台,另外的6000台,必须和其他的企业置换原材料和物资,比如和浙江物产换钢板,和北京雪花冰箱厂换压缩机等。”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计划经济进一步退场,各种票证取消,老百姓的消费力也得到释放。陈励君还记得,在一次华日为杭州解放路百货集中供应冰箱的销售活动中,甚至出现了老百姓漏夜排队买冰箱的景象。 但是到了1989年下半年,全国的家电市场突然陷入疲软,一大批企业倒闭或者转行,华日在这波寒流中没有幸免,销量出现了明显下滑,卖方市场似乎一下子转变为买方市场。陈励君分析原因,这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是市场经济到来时的首次行业洗牌。 作为一家从变革中成长起来,体制灵活的民营企业,陈励君明白华日未来的发展,必然愈发离不开市场竞争,企业需要及时调整经营思路,产品策略要更贴近市场才能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