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越多,意味着城市经济的竞争力越大。上个月,《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公布,其中一项高达60万元的财政补助吸引了不少企业的注意,这是杭州市首次对“国高企”推出这样力度的资金扶持。19、20日,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连续走访了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下沙科技城”)与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以下简称“大江东”),对“国高企”申报情况作了一次摸底调研。
多家企业已着手申报“国高企”
调研中,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洪桥中科基因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舒建洪表示,他们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高企”。
作为全国首家动物疫病监测第三方独立实验室,洪桥中科从事的领域是动物疾病监测以及疫苗研发生产,从2016年落户下沙科技城以来,主要为畜牧管理部门的牛、羊、猪以及禽类提供疾病防控的服务。
据舒建洪透露,凭借在兽药和动物疫病监测上的技术优势,目前洪桥中科已经成功申报了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而他们未来想更进一步申报“国高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对于我们而言是一种荣誉,对公司未来开展业务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舒建洪告诉记者。
杭州轨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陈科明也是看到《行动计划》后行动起来的。据他介绍,轨物科技拥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无线通讯技术,开发了一系列PLC无线通讯产品,可以解决现场设备的无线互联难题。目前,公司已向多家企业客户提供了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解决方案。因为公司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一手创办,拥有很大的专利优势,目前已获得6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登记。
“我们申报‘国高企’是希望推动企业未来的全方位发展,比如在研发、管理上使企业更为规范化。”陈科明说。
下沙科技城今年要培育50家“国高企”
《行动计划》指出,杭州市已有“国高企”2844家,到2020年,杭州市“国高企”数量要达到5688家,冲击6000家,未来三年内将要数量翻倍。目前,下沙科技城正在积极地推进“国高企”的培育工作。
据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永芳介绍,下沙科技城已认定“国高企”200家,其中去年新增的共有41家。根据《行动计划》,下沙科技城今年在“国高企”认定数量上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共培育50家“国高企”。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们正积极调整政策以鼓励更多企业进行申报。例如,对于首次认定或新引进的“国高企”,奖励金额由原先的50万元提升至60万元。
同时,下沙科技城同步推出了奖励“大礼包”。对于引进或培育“国高企”的园区,给予每家20万元的奖励;对于引荐“国高企”到区内落户的中介,给予每家5万元的奖励;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研发投入资助,在5%的资助比例上,对研发投入增长部分给予20%的资助,最高资助额由200万提升至500万;针对符合下沙科技城主导产业的新认定“国高企”,给予每家企业最多10名高管减免个税50%的奖励。
大江东重点挖掘潜力企业
大江东的调研重点,则落在大和江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大和江东新材料前身隶属于FERROTEC(中国)集团旗下子公司——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的陶瓷产品事业部,搬迁到大江东后,对于这家高科技企业来说,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扩大了数倍的厂区面积,承载起了公司未来发展物理空间。
“现在我们不仅是中国最大的精密陶瓷生产基地,公司的多项技术和产品填补了国内半导体精密陶瓷领域的空白,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在新材料方面走得更远,为中国的半导体装备和集成电路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总经理姚相民表示,今年大和江东新材料已经申报了“国高企”。
作为一个年轻的产业集聚区,大江东实体化运作三年半以来,迅速布局“智慧谷”、“2025智造谷”、“临江科创谷”三大谷,加快集聚孵化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对象。目前,大江东在册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达85家,省科技型企业152家,省级研发中心28家,市级研发中心61家,而且近几年这4项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基本实现了2015-2017年三年翻一番。同时,大江东已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1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5家,创新发展初见成效。
今年以来,大江东以科技创新资源招引为抓手,加速集聚创新资源。同时对有望申报的企业进行逐一走访,深入企业进行面对面辅导,挖掘潜力企业,截至目前,已有24家新申报“国高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