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这位如今是杭州火柴厂厂长 另外两位小伙伴,你们现在可好? 都市快报 一张些微泛黄的彩色照片,三个小青年并肩而站。相似的发型,相似的西装白衬衫、喇叭裤牛仔裤和皮鞋。 “那是1982年的春天,在西湖三潭印月拍的。那年我20岁,在杭州蔬菜公司清泰门批发部工作……”照片里站在中间的男青年叫胡午寅,当年在蔬菜批发部做采购工作,38年后的今天,他是杭州火柴厂厂长,儿子也早已成家立业,比照片里的他还要成熟。 细看照片,你有没有觉得胡午寅的腿显得特别细长?这就是那个年代时髦青年的“小心机”了:一条喇叭裤,衬衫下摆塞在里面,秒变“大长腿”。 胡午寅说,自己这条喇叭裤裤脚只能算中等,那时候最夸张的喇叭裤裤脚宽得真是可以扫地的,“我工作经常要骑自行车的,裤腿太宽容易绞到链条里,所以特意不做那么宽。” 胡午寅说,那个年代,时髦青年的喇叭裤大都是自己买好布料送到裁缝铺定做的,“料子一般是‘的确良’,做一条十多块钱吧,”至于西装,那时候刚开始流行,没有多少地方能买,价格也不便宜,要五六十块一件,“我那时候工资也才三四十块一个月。” 20世纪80年代初的杭州城,新一代年轻人受刚刚进入的港台文化影响,留起了长发,穿起了喇叭裤和西装,“再骑个二八自行车,戴个蛤蟆镜,带个收录机,边骑边放邓丽君的磁带,声音木佬佬(非常)响,没人不回头看的!”胡午寅笑着说。 这样的“出格”装束一开始惹来不少偏见,胡午寅说,当时自己单位领导就曾在大会上批评过:“穿个喇叭裤,留个小胡子,像个什么样子!小年轻穿着就应该正儿八经的。”不过慢慢地,大家也接受了这样的流行文化,“我们党支部书记人很开明,还鼓励我们年轻人穿得阳光点呢。” 胡午寅说,“其实那时候的年轻人其实特别无私、最讲实干。”胡午寅当时是蔬菜公司批发部团支部书记,每个月都会和团员们一起去军属和五保户家庭义务劳动,“冬天碰到下雪,一大早大家都自发赶到单位铲雪去了,根本不用叫。” 时光荏苒,2004年胡午寅进入杭州火柴厂,后来成为火柴厂厂长至今。杭州火柴厂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牌国企,今年4月成功申请成为上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下半年还将建成杭州火柴厂博物馆,在杭州举办一次大型火柴精品博览会。 胡午寅说,那个年代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和年轻朋友们一起度过的难忘时刻:一起工作一起吃苦,一起“赶时髦”一起学习一起玩乐。照片里另两位朋友早已各奔东西,左边是徐国龙,右边是金越强,先后接任了单位的团支部书记。徐国龙听说后来移居香港,金越强也失去了联络。可是当年的友谊和那段青春记忆,仍然珍藏在老相册的这张老照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