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郑花兰挂了电话,那边刘良富就拎着3桶矿泉水出发了。我戴着口罩,跟着他上了楼。 “咚咚咚。”开门的是一个阿姨,刘良富把矿泉水放在门内。 “好的好的,这个垃圾你帮我带下去吧。”阿姨说完,拿出30块钱递给刘良富,说不用找了。 “不用的不用的,多了我们不收的。”刘良富从怀里拿出零钱,要找给阿姨。 “5块钱是你给我拿上来又把垃圾带走的,要收的。”阿姨推回去。 刘良富还是坚持把零钱找给了她。 这位阿姨姓杨,今年81岁,上世纪80年代就住在环北新村了。 我表明身份后,杨阿姨邀我进门坐坐。她说自己一个人住,老伴去世好几年了,几年前她中风过一回,左腿走路不利索。 “我经常打电话让他们送过来的,他们很好的,送了好多年了。”杨阿姨经常在便利店买一些水和吃的,她走路不方便,一般很少下楼,吃饭经常是女儿帮她叫的外卖,平时买菜也是打电话给菜市场的摊主让他们送过来的。 住在13幢边上一楼的王阿姨今年77岁,趁着做饭的间隙来和我们说话。 王阿姨叫老板娘郑花兰“阿郑”,她说:“我也靠她(给我送东西)。” “一开始我没有口罩,吃的用的都是阿郑给我送来的,服务很好。”王阿姨说自己一个人住,身体不太好,平时也很少出门。离环北新村最近的万寿亭菜市场走路过去蛮远,她就让阿郑订了一些蔬菜给她送过来。 “去超市买一趟东西太重了。阿郑给我送过东西,她儿子也给我送过。” 王阿姨说,阿郑给她送东西来一般都是记账的,一两个星期结一次账,“我很信任他们,他们也很信任我的。” 郑花兰和刘良富今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一是因为疫情影响,二是觉得大家都需要的时候不能关门。这段时间,小店调整了营业时间,从早上6点到半夜2点,调整为早上7点半到晚上12点。 下午4点多,一位阿姨走进便利店。“我醋忘记买了。”阿姨从货架上拿了一瓶陈醋又称了几斤耙耙柑。这位阿姨也住在环北新村,今年75岁。“他们之前也问我要不要送货上门的,我觉得不用的,我身体好,不用麻烦人家。” 傍晚5点,一个高大小伙走进了便利店。 “有没有鸡腿?” “鸡腿卖完了。”郑花兰说。 “有没有鸡爪?”小伙又问。 郑花兰笑了,“你早点来,我能帮你订一只鸡。” 小伙无奈地说:“我要吃肉啊!” 原来这个小伙最近几天来问了好几次有没有肉吃,但是因为每天下班菜市场都已经关门了,一直没买到肉。 他也是便利店的常客,郑花兰说明天帮他从菜市场订一只鸡,晚上过来拿就可以了。 送货上门,并不多收费,那么人工跑一趟不是很不划算吗? “送货给老年人,一瓶醋或两包盐,我们也送的,他们年纪大了不方便,现在疫情期间,年轻人我们也都免费送。”刘良富说,“但以前遇到过年轻人只买一两包盐要送货的情况,我们第一回会免费送,但会说清楚最好买到20元才免费送。” 刘良富说这段时间来,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缺货。 “店里卖得最好的是面粉,面粉特别缺货,大家都在家里没事情干,开始研究厨艺了,还有不出来吃早饭了,就开始自己做。”刘良富说,前段时间市场一直不开门,附近只有一个水果市场开门,他提前一个多小时就等在市场门口取货了。 2月7日,刘良富看到小区门口的卡点工作人员很忙,外卖很难叫到,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就主动送了5箱方便面10提水给社区。 “希望能帮大家做点事。”刘良富带我看了他贴的一些宣传单,“我字写得不好,这个是别人帮我写的。” 宣传单上写着:众志成城抗病毒!本店免费送货。下面还有他的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