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讯 6月2日下午,浙江举行第四十九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经信厅、省卫生健康委负责人介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通报我省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6月1日,我省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截至6月1日24时,我省已没有确诊病例;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229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4例。 下面,我就近期全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情况作简要通报。 一、持续加大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力度。 核酸检测是当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重要手段,是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的基本途径。按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要求,我省有序扩大相关检测范围。自4月8日至6月1日,累计有217万人接受政府组织的重点地区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其中,宁波41.1万人、杭州40.1万人、温州31.2万人,检测数量据全省前三位。 鉴于医院最容易被交叉感染,我省全面加强院内新冠肺炎检测。4月24日率先作出规定,对医疗机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核酸和抗体检测,对所有发热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住院前进行核酸和抗体检测。迄今为止,医疗机构76.7万名工作人员的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按近7天计算,平均每天接受检测的发热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约6.1万人,检测结果也全部为阴性。同时,对所有住院陪护人员进行核酸和抗体检测,5月26日发现无症状感染者1例,充分表明对疫情防控绝不能有半点松懈,任何麻痹都可能导致严重疏漏。 为切实降低人员大范围流动的潜在风险,我省自离汉通道解除管控以来,根据区域疫情形势变化,先后对来自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广东、吉林等省区风险等级较高的城市人员或重点人群,凡未持有近期健康检测报告的,第一时间组织核酸检测,累计发现省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12例、确诊病例复阳者1例,及时解除了疫情传播的隐患。 二、建立入境来浙“快捷通道”促进复工复产。 为进一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省在认真排摸和评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组织重要科研、技术、经贸人员入境来浙返岗工作。对纳入“快捷通道”人员,原则上仍实行入境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少数确有必要并经用人单位申请、地方政府或疫情防控办同意,可在前期集中隔离并经核酸和抗体检测阴性后,转为居家隔离。居家隔离期间,允许在加强防护的前提下边观察、边工作。 建立入境来浙“快捷通道”,目的是为了更深入推进我省复工复产,尤其是在重要商务、物流、生产和技术服务等领域打通堵点,促进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该项措施是从企业、科研机构等工作需要出发,是针对特定岗位急需性质所实行的一项公共政策。各用人单位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加强有效管理,负责做好相关人员健康监测,并落实应急管理措施。 三、抓好复学复课和校园精密智控。 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现有序复课,110所高校已全部开学。截至6月1日17时,返校学生807.7万人,返校率为92.58%。其中,高校、中小学、幼儿园返校率分别为92.7%、97.42%和73%。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对学生是否按开学时间返校,我省采取包容态度,允许推迟到校的学生请假,特别是允许家长将幼儿居家照护,因时制宜给予选择权。对未返校学生,要求各校加强跟踪辅导,尽可能减少疫情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我省建立校园管控、身体异常学生处置、良好卫生习惯养成、学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排查、常态化教学管理、疫情分析研判、教育重大舆情应对、防疫应急保障、组织领导和督查问责等九项机制。针对夏季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多发高发特点,对校园饮食卫生和安全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切实完善饮食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四、建立“一图一表一指数”赛马机制。 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我省实施“争先创优”行动,并从机制上强化激励与约束。“一图”是按月绘制经济运行综合评价五色图,分别赋绿、蓝、黄、橙、红五色,对应不同评价等级;“一表”是月评比表,将对内公布各市、县(市、区)工业、投资、出口、消费等报表;“一指数”是经济运行月度综合评价指数,反映各地经济目标实现度、经济发展协调度和经济工作推进力度。通过赛马机制凝聚和动员全省力量,以变应变、化危为机,全力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两手硬、两战赢”。 最后,再向大家发布一条消息:随着全省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指导意见,我省宗教活动场所将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自6月2日开始有序恢复开放。鉴于不同宗教活动场所情况各有差异,具体时间不一刀切,将按照“属地管理、受控有序、责任到点”的原则予以把握,确保安全平稳开放。 【浙江新闻+】 问:全省宗教活动场所将在今天有序开放,请问我们在防控方面有哪些具体要求? 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我省在1月23日启动公共突发卫生事件1级响应以来,就关闭了所有宗教活动场所和民间信仰场所。全省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在四个多月来积极配合防疫,有效防止宗教领域聚集性疫情发生。宗教界宣传防疫知识,多方组织捐款捐物,在全省方面筹集上亿元资金,为抗疫发挥了积极作用。鉴于全省较长时间是疫情低风险地区,我省自6月2日开始有序恢复宗教场所的开放,像普陀山、灵隐寺都在今天开放,但不同寺院的开放时间不求一致,事前都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具体由宗教活动场所提出申请,报所在乡镇街道核实,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才可恢复开放,风险评估严格细化。杭州市明确了23项具体内容,逐一落实到位。 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后,为避免人员过度集聚,将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实行健康码+测体温的管理,要求大家戴口罩。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清真寺进行隔座,大型宗教活动和跨地区宗教活动将继续暂停审批。疫情还没有过去,我们心理上绝不能有半点松懈。 由于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各个宗教活动场所都应预备临时隔离室,准备好相关疫情防控物资和工作人员。对宗教活动场所的卫生工作,无论是环境卫生还是食品卫生等方面都需要抓细抓实,民间信仰场所也将参照宗教场所有序开放。 问:近期大家对于健康码的后续开放比较关注,也引发了大家对于隐私保护的讨论,浙江对此有何考虑? 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健康码对于我省乃至全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健康码的相关功能还需要不断深化。将健康码升级为相关服务码,是一些地方在思考的问题。健康码的应用应该有合理的边际,需要把握三大前提:聚焦疫情防控的需要、切实保护个人隐私、相关服务性功能扩展应遵循依法自愿原则。 当越出维护公共安全的边际,我们就应该特别慎重。总之,健康码也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尤其要善于在有所不为的前提下,将有所为做精做透。对健康码的迭代升级,我们既应该从管理角度不断完善,还要站在群众角度换位思考,把握好社会治理和数据安全的关系,这也是我省精密智控一直坚持的大逻辑。 问:企业码从酝酿试点到全省推广应用已经有两个多月了,作为我省数字化治理的又一大创新举措,引起国内广泛关注,请您给我们介绍下目前全省企业码总体使用情况如何?企业从中得到了哪些实惠? 省经信厅二级巡视员李丹:上周四全省企业码推广应用视频会议以后,各地快速响应,将企业码建设作为争先创优、服务企业、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的重点,纷纷建立工作机制、起草工作方案,制订工作计划,企业领码数量快速增长。截至到今天上午9点,全省已累计38.9万家企业领码,其中,台州、金华、温州企业领码数居全省前三位,分别达到了8.7万家、7.2万家、6.6万家。台州、衢州、舟山的企业领码率全省前三位,分别达到44.7%、43.7%、34.4%。同时,企业码访问量也累计超过135.4万次。 目前,根据企业高频应用的需要,企业码已开发上线了扫码进码、码上名片、码上政策、码上直办、码上诉求、码上融资、码上合作、码上信用等方面功能,实现了“三服务”的全流程在线、透明化办理、多场景融合。同时,还根据各地实际需要,建立地方特色化服务专区。企业不但可以获得全省共性服务,还能享受到各地特色服务。就当前我们开发和使用情况看,企业主要能得到以下服务。 一是企业诉求及时办理。依托协同工作机制,“码上诉求”得到快速响应。5月10日以来,企业码联动12345、企业服务综合平台、“小管家”,累计受理企业诉求问题16626件,已答复或办结15183件,办结率达91.3%。其中,企业码直接受理企业诉求问题552件,办结率达87.3%。 二是惠企政策直通企业。通过“码上政策”“码上直办”,积极推动了各地、各部门惠企政策从“一网可查”向“一网可办”、“一键直通”转变。5月8日企业码开展新一轮惠企政策梳理以来,新集成发布省市县三级惠企政策5451条,可办理2231条。截至目前,企业码和企业服务综合平台,累计集成发布12497条,可办理5750条,可办率达46.0%。近段时间以来,企业码向企业精准推送惠企政策2080万余次。 三是金融资源直达企业。通过大数据驱动,优化企业评估和信贷流程。依托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地方专区,企业码已接入各类金融机构229家,联通6000多个线下网点,提供银行产品413款。网商银行企业用户实现秒级贷款服务。 四是产业合作实现对接。为提升“码上合作”效能,集成54个省级部门、542项企业公共信息数据,为产业合作对接提供信息共享支持。开通产业链供求对接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企业实现产业链供求对接。同时,接入阿里巴巴1688平台等产业合作载体,助力产业链供求双向精准匹配。 五是特色服务助力企业。各地根据地方个性需求,开通地方专区。截至6月1日,全省已开通市级专区2个,县市区专区1个。金华通过“金码名片+服务赋能”,为40多家优秀企业提供数字化“金名片”、免费智能化改造问诊等6项专属服务,并接入金华“亲清帮”。德清通过“码上融资”,实现企业“秒级”授信、3天内上门放贷,已有33家企业获取贷款2.12亿元;通过“码上诉求”,为30家企业开展公益培训;通过“码上直办”,80个服务事项、15类县级项目申报事项全程线上办理,为75家企业审核发放技改项目补助资金6000多万元,时间缩短近30天。 问:刚才听您介绍全省企业码使用情况,各地快速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迅速建立工作机制,企业码已经逐步被社会各界认识并重视,那么下一步企业码建设的规划和目标是什么? 省经信厅二级巡视员李丹:企业码建设刚刚起步,还有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企业服务重点,以争先创优为导向,坚持清单化、闭环式管理,加快扩大领码覆盖面,用好用活企业码,努力在服务企业上取得实效,重点是抓好4件事: 一是坚持把政策直兑作为企业码应用的重中之重。加快建设全省统一入口的惠企政策兑现系统,开发一批覆盖全省的政策兑现事项。在省企业服务综合平台和企业码接入各地已有的惠企政策兑现系统,并逐条联通惠企政策兑现事项。推动没有开发惠企政策兑现系统的地区在平台和企业码上实现政策兑现,切实提高企业获得感。 二是坚持企业主体进一步完善企业码功能。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企业码功能设计和用户体验。扩展数据来源,加大涉企数据共享力度,丰富企业多维数据画像,加强数据驱动应用能力;集聚服务资源,基于数据驱动,加快开发和整合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一批高频急需的公共服务事项;创新用码模式,在政企互动、银企互动、企业间互动、消费者和企业互动等领域,打造一批亮码扫码应用场景,真正让企业码“活起来”。 三是坚持以“地方专区”建设为牵引创新地方应用场景。省级层面的重点是管统筹规划、管底层架构、管审核备案、管数据安全。各地的重点是通过“地方专区”建设,管应用场景创新、管联动推广,服务企业应用。指导和推动各地结合实际,排摸梳理企业需求清单,加快专区建设,并上架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高频办事或服务事项,创造一批线下应用新场景。 四是以服务企业赛马机制加快企业码推广应用。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工作要求,突出保市场主体,突出服务企业,把企业码和省企业服务综合平台作为构建“三服务”长效机制的重要载体。省工业专班将每月晾晒各地、各县市区企业领码用码、惠企政策兑现、企业诉求办结等服务企业情况。通过赛马竞逐,形成服务企业闭环管理机制,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跨地区、跨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堵点、难点问题。今年总的目标是,要努力实现6月底前全省至少一半以上企业领码,到10月底前所有企业领码。同时,牢牢守住企业码建设和推广应用的“安全线”,制定企业码安全使用规则,落实管理流程控制,加强数据等级安全管理,建设企业码安全保障体系。 问:医院作为开放式重点场所,院感防控尤为重要,我省如何加强院感防控?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黎明:当前,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全省各项医疗服务工作已基本恢复正常。从前一阶段我省发现个别无症状感染者来看,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麻痹松懈和疏漏,省卫生健康委对院感防范高度重视,作为常态化防控的重要内容,专门召开会议部署。 一、守好三道防线。 1、 守好医院大门的防线,查码测温戴口罩。 2、 守好门诊防线,大力推动预约诊疗尤其是分时段预约,强化发热门诊流程管理 3、 守好住院防线,坚持先核酸检测后住院治理。 二、管好三类人员。 1、病人的管理,对所有发热门诊患者、住院患者进行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加强预检分诊和门诊筛查。 2、陪护人员的数量、陪护时间以及病房门禁管理。原则非必须,不陪护。 3、医院工作人员的管理,不仅包括医务人员还有安保、保洁、实习进修人员等,落实院感防范监督制度。 问:目前我省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全省医疗机构核酸检测能力如何?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黎明:目前我省各项医疗服务工作已基本恢复正常,我们也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在保持定点医院、隔离病区救治团队完整建制基础上,科学定位功能调整。县级定点做好留观,市级顶点做好确诊病人救治,省级定点做好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各级医院要全面恢复其他感染性疾病和夏季传染病的收治。 加快推进医疗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全省目前有258家医疗卫生机构具备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疫情发生来,全省累计完成485万份核酸标本检测,4月以来完成427万份,全省每天检测能力在6.1万份左右,最高日检测能力达到26万份。6月底之前,所有开设发热门诊的二级以上医院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我们加速推动各地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做到应检尽检,能检尽检。同时,各地要公开检测医疗机构的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