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日前,一场由杭二中牵头主办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研讨会”在二中滨江校区举行,邀请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中科大、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招生办负责人,以及省内20多所重点高中校长出席。 今年是“强基计划”元年,目前试点高校已启动报名工作。正因为这是高招新政的第一年,大家都需要有一个消化政策的适应过程,所以此次研讨会的重点,也是高校和高中就“强基计划”如何进行更好落实,并进一步做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衔接进行深入探讨。 记者也在现场采访了多位高校招办负责人和重高校长,就“强基计划”大背景下的高考招生做一个解读。 专业突出基础学科 注重后续培养 “强基时代”浙江考生依然受青睐 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文件,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对于高校未来的招生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跟以前的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相比,强基计划专业的选择面更加集中,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北京大学浙江招生组组长陆俊林坦言,学生不要觉得选择面变少了,这些恰恰是北大以及参与“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中最核心的学科,北大更是拿出了全部为“A+”的学科。从前几年来看,高考最高分的同学都集中选择了这些基础学科。 记者了解到,相比于过去自主招生只聚焦选拔阶段,强基计划在后续培养上也有更多投入。比如浙江大学将“强基计划”录取学生纳入竺可桢学院培养体系,按专业单独编班,单独制定本硕博衔接培养方案,从入学开始配备德育导师和专业导师,实现人生和学术的全面领航。 招生政策在变,但全国知名高校对浙江生源的青睐并没有改变。复旦大学浙江招生组组长唐璜坦言,复旦对校内近30年的生源进行过综合评价,浙江生源质量一直是位居前三。像今年的北大清华,在制定强基计划的各省名额分配上,浙江分配到的名额是除北京外最多的。“因为强基计划各省的名额相对固定,所以今年北大在浙江投放的普通批次的录取名额会适当增加。”陆俊林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