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昨天,育才京杭小学四(2)班的教室里有点不一样,课桌分成一人一位,摆得整整齐齐。每张桌子都摆上了孩子们的姓名牌,对应之前的座位。 这是要开学了吗? 不是。班主任钱家玥老师说:“孩子们宅在家里有一段时间了,都很期盼开学。我打印了每位同学的姓名牌,摆上各自的课桌,带大家看看教室变成什么样了,这样,仪式感足一点。” 给孩子们代入感 保持在校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为了让同学们看到这一幕,钱老师花了两天时间,打印、制作姓名牌,打扫教室卫生。又和几位家委模拟直播好几次。准备工作全部做好,开启直播,带孩子们看一看教室。 摄像头一打开,看到熟悉的教室,孩子们就欢呼起来。 “妈妈你看,我的姓名牌是红色的!” “我的桌子上也有姓名牌。” “教室里还和原来一样。” …… 孩子们十分兴奋,有的找到自己的座位和姓名牌,开心地指给家长看;有的孩子一声不吭,但是牢牢盯着屏幕,眼睛眨都不眨一下;还有的孩子问家长,为什么桌上会有自己的姓名牌? 看到教室里的场景,有些孩子在电脑前,背都挺直了一些。钱老师看到这个变化,非常欣喜。 后来,有家长告诉钱老师,直播结束后,孩子们说了十几遍太想回学校,太想老师和同学们了。 “其实,这不仅是仪式感,更是给孩子们一个代入感。看到自己的姓名牌、自己的课桌,感受到学校的学习氛围。疫情期间,孩子们根据集团的‘习得’课程,在家里上网课,很多情况下要靠自觉。自觉坚持一周两周还行,坚持太久就比较难了。这次是希望让孩子们看到教室,看到自己的课桌和姓名牌,提醒大家保持在学校的习惯,保持在校的学习态度,在家也能像在校一样认真、投入。”钱老师说。 直播中,她一个人在教室,还戴着口罩,说:“一个人其实可以不戴,但教室是公共场所,希望给孩子们做个榜样。” 居家学习一个月 需要多点刺激 钱老师提到的“习得”课程,今年在育才教育集团内的多所中小学都开展了。 老师们事先编制好“习得”课程的学案,在一个阶段开始时将各科所有的学案发给孩子们。然后每天上传第二天的微课和相应的学习任务,孩子们根据课表和家庭的情况,自主安排学习。 育才京杭小学校长莫慧萍说:“2月是‘习得’课程第一阶段,以课程学习为主,按教学进度,实施课程。3月进入第二阶段,孩子们的新鲜感过去了,学习积极性也不太高了。不少家长已经复工,陪护力度减弱。所以,我们想要焕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就要不断变换场景,创新教学方法,刺激孩子。在桌上摆姓名牌,增加孩子的代入感,就是做法之一。” 刺激孩子,是通过外力作用,带来孩子的内在变化。如何刺激,主要是创新教法和学法,比如育才中小学都在进行的项目式学习,基于现实问题的驱动,刺激孩子自主学习。 “举个例子,每周都有个主题日,第一期是和父母交换角色,父母当学生,上课写作业,孩子当家长,做饭、洗衣服。上周是小小整理师,整理书桌、房间都行,整理前后的对比怎么样,从中学习整理的方法、策略,学会给物品分类。”莫校长说,这些都是智慧地放手,把主动权教给孩子们,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孩子们自己编书 开学发到班级 主动权给孩子,怎么给?来看看同集团的育才小学。 最近,一到六年级的孩子都在忙着编书,每年级一本,已经编好了六本书。现在都还是电子版,等到开学后,纸质版的书会发到每个班级。 大主题是“疫情之中的思考”。每个年级有个小主题,比如一年级是《开卷有“疫”,成语相伴》,三年级是《共读·共品·共创“疫”诗》,五年级是《童眼看疫情背景下的线上学习》。 孩子们开动脑筋,不断思考,找资料,交流意见,分享观点,再用漫画画出来,每一步都不含糊。 “以前孩子们拿到的都是大人编的教科书,这学期一开学,大家就能看到同学们自己编的书。”集团小学部丁杭缨总校长专门为这些书作序,把这套集孩子们知识、智慧和爱心的书取名为《独家思考》。 她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裂痕从哪里来?或许是思考的力量。 育才登云小学的一年级孩子,在为一项“开学考试”做准备,每天要练习好几次。 这项考试你可能想不到,就是洗手。丁校长说,别小看这个简单的动作,不仅是开学后就要用到,生活中每天都需要。 这个过程里,孩子们先去了解洗手有什么意义,画出一幅幅有趣的图,然后认认真真学习“七步洗手法”,还开展了持续21天的“洗手打卡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