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考进英国最牛实验室! 喜欢刷剧、最爱少女粉 都市快报 粉红色的泡泡袖公主裙,粉色的发夹,甜甜的笑。如果不看个人履历,很难把眼前这个90后女生,和女物理学家的身份联系在一起。 22岁,被先后诞生过29个诺贝尔奖的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录取;28岁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9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成为中国区得主。现在是浙江大学浙大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最年轻的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在昨天公布的2020年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名单上,1991年出生的赵保丹成为榜单上的10位青年科学家之一,也是今年唯一一位入选的女性科学家。 从小没上过培训班 读书从来没苦恼过 从小没有上过补习班的赵保丹,一直是学霸。小学时就是班里的机灵鬼,数学特别好,做题特别快。到了初中,理科是她的强项,男生们都望尘莫及。 和身边大部分同学靠题海战术提高成绩不同,赵保丹总结了一套自己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把平时的错题整理在一本错题本里,总结错题原因,再对所有错题做二次整理。“比如同一个原因错的,归为一类。有三种解法的题,这个解法有哪些题,也重新整理。”赵保丹说,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她的解题思路变得非常清晰。 除了超级学霸,赵保丹的体育成绩也一直很好,经常代表班里参加学校里的运动会。小学的时候,因为踢毽子特别厉害,几乎没有同学愿意和她一起踢,经常下课时一个人踢完10分钟…… 大学毕业的时候,赵保丹获得国内保研资格,几乎所有大学都向她敞开大门。但这时候她却放弃了保研资格,“因为觉得不够有挑战性”。 “一开始并没有想出国读博,但很短的时间内做了这个决定。”赵保丹说,很多人用褪一层皮来形容读博生涯的艰辛,不过对她来说,最辛苦的是放弃国内保研资格、背水一战准备去英国读博的那几个月,读博反而是美好和开心的一件事。 回顾自己的求学经历,赵保丹认为有自己天赋的成分。“最开始成绩好的话,就会有信心,有了信心才会有兴趣,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曾经为了炒好一盘土豆丝 做了整整一个月 出国前,赵保丹在家里学做土豆丝。一开始土豆丝切得很粗,做得也不好吃。为了做出自己满意的样子,她每天做一碗土豆丝,做了整整一个月,把家人都吃吐了。最后,土豆丝越切越细,越炒越快,也越做越好吃。 这种执着钻研精神,一直延伸到科研上。“做科研也一样,科研大部分是失败的,重要的是从失败里总结经验,才能有最终成果。”赵保丹说。 赵保丹的研究方向特别硬核,叫“新型半导体材料在光电中的应用”。按照赵保丹的解释,这个专业往大了说,可以解决能源问题、造福人类,往小了说,可以改变生活,比如提升手机屏幕的分辨率。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这是一份极其严谨且枯燥的工作,但赵保丹并不觉得。小时候理科得心应手的她,大学里看到在基础科研和产业应用方面都非常成功的剑桥大学博士导师Richard Friend院士,研究的材料还能发射五颜六色的光,就着迷了。 从最开始的简单设想,通过反复的实验和总结,一步步去丰富细节,最终呈现作品。在别人看来枯燥的研究,赵保丹却乐在其中。 这几年,赵保丹共发表SCI论文2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5篇,包括Nature Photonics, Nature Electronics, Advanced Materials等领域顶级期刊;同时作为(共同)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系列期刊总计发表论文7篇。 她以制备简单、成本低廉的新方法,突破了钙钛矿LED效率的世界纪录;并利用锡代替铅的手段,降低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毒性。去年,赵保丹成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MIT Technology Review - 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榜单最年轻的入选者之一。 “实验做得好的人做饭也特别好” 喜欢刷剧 最爱少女粉色 事实上,在实验室里,赵保丹是受学生尊重的女科学家,走出实验室,就是一位普通的90后姑娘:喜欢刷剧,喜欢粉色,还是做饭高手。 赵保丹最喜欢的明星是胡歌,从电视剧《仙剑奇侠传》到话剧《如梦之梦》,偶像的作品她一个也没落下。最近也刷了《三十而已》,对最后开放的结局表示满意。 平时最爱少女粉色和蓝色,参加达摩院青橙奖20强答辩时,特意穿了一件粉色的公主连衣裙。 赵保丹还有个爱好是做饭,在她的理性思维里,做实验做得好的人,做饭也做得蛮好的。“做实验需要动手,需要配方,就像做饭一样。做饭需要菜谱,也需要掌握火候,”赵保丹开玩笑说,“大厨都是潜在的实验高手。” 不过作为思维严谨的科学家,赵保丹和普通女孩子最大的不同是,遇到问题不会纠结。 “理科生比较擅长抓重点,看问题先看关键。”赵保丹说,透过现象抓本质,很多事情不需要纠结于不重要的事情。 在拿到青橙奖的100万奖励之后,钱会怎么花?青橙奖的奖金减轻了赵保丹在经济上的负担。“青橙奖对奖金的使用没有任何限定,可以用于科研项目,也可以用于个人生活。对于我来说,这笔奖金让我可以去做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以不为了增加收入去做我不喜欢的研究。” 阿里达摩院奖励10名青年科学家1000万 科研路上,愿你们无问西东 和赵保丹一样,入选今年阿里达摩院青橙奖的青年科学家总共有10位。 根据2020年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获奖名单,赵保丹、梁文华等10位青年科学家获得达摩院的1000万元奖金。这群平均年龄不足32岁的科研后浪还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鼓励:“你们处在最好的时候,要记得把握机遇。” 青橙奖是阿里巴巴达摩院在2018年发起的公益性评选,面向35岁及以下的中国青年学者,发掘和支持对科技进步有关键推动作用的人物。除了奖金,获奖选手还将得到阿里提供的开放数据、应用场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 今年“硬核10人”的科研领域广阔,既有芯片、工控软件、人工智能、材料器件等应用科学,也有基础数学,还有医学大数据等交叉学科。 比如,北大助理教授杨诗武,曾因获得国际奥数金牌而有“数学天才”之称,现在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数学家,部分解决了“带电粒子渐近衰减”这一古老猜想;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梁文华的研究,横跨医学、大数据两大学科,在新冠疫情期间参与钟南山团队科研攻关,建立了新冠重症预测模型。 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说:“我们很骄傲地看到,这些青年学者真正代表了时代的‘硬核要求’,他们坚定的科学信念、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和显著的科研成就都是青橙奖鼓励的。达摩院支持青年科学人才不求回报,你们的成长与进步是对社会最好的回馈,只有更多青年投入基础科研,才能提升社会的原始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