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酒能获得近百倍利润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特供酒”“内供酒”需求旺盛的背后,其实是暴利在驱使。 近年来,茅台酒的拍卖频出高价。这样的情况在张先生看来并不奇怪。“我所在公司提供的定制酒中,就有一款和茅台极为相似的白酒,单价880元一斤,这些酒通过拍卖公司的运作和包装后就能放上一些拍卖平台页面进行拍卖。这是目前获利方式最大的途径。” 一位早年从事过特供专供酒生意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酒被放上拍卖页面后拍卖起价都相当高,动辄七八万元。当拍卖开始后,操作团队会轮番对这瓶酒出价,营造火爆的局面,这时候只要有一位局外人出价,他们就达到了套现的目的。“以一瓶酒1000元的生产、包装、营销成本来计算,只要拍卖成功,他们就能获得近百倍的利润。”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制造成本更为低廉的“专特供酒”还有其他的销售途径。张先生介绍,他提供的酒有上百种,其中价格最低的仅为10元一斤,但通过对酒瓶、包装的做旧,他可以为这种酒标上十五年陈甚至二十年陈的说明,这样酒的身价就能提升一百多倍。“这些特供酒不仅可以提供给电商,还可以在一些二手网站上出售,这一渠道虽然赚得不如拍卖来得多,但利润率高得惊人。” 扰乱白酒行业生态 “特供酒”“专供酒”的大行其道,破坏的是整个酒业的正常发展。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秘书长董东昇认为,这些酒犹如妖魔鬼怪一般扰乱整个白酒行业的生态。 在电话中董东昇明确表示,自白酒标签禁用“特供”“专用”字样以来,已经不再生产或授权生产这些酒,近年也再未对外销售过此类酒。“保守的来说,网上所谓的‘特供酒’‘内供酒’‘专供酒’有99%是三无产品,更不要说是名酒了。”董东昇说,“这几年整个贵州省都在大力打击此类冒名顶替的酒类产品,从产品角度来说,这些酒侵犯了茅台、五粮液等白酒的知识产权,损害了这些品牌的商誉;从消费者角度来说,这些酒品质低劣,属于三无产品,不仅无法保证酒品质量,更有可能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这些酒的制造者和销售者通过多种渠道将酒发往全国,严重危害了正规酒企的权益。”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秘书长董东昇说。 董东昇解释称,这类酒有时会打着收藏的旗号销售,但这些酒本来就不是正品,何来收藏价值可言。“一些销售‘特供’‘内供’‘专供酒’的人会打出高价收酒的旗号,但当消费者拿着酒去时,他们却会拒绝回收。” 记者走访了杭州多个回收高档名酒的店铺,这些从业十几年的商家中的确有人听过“特供酒”和“专供酒”的名字,但他们大多表示不愿意回收此类酒。一位从业十几年的经营者道出了其中的奥秘:这些酒不具有收藏价值。“收藏品首先需要具备正品的身份,一旦失去了这个特性,制作再精美,品质再高超的物品都不具有收藏价值,如果要我给这酒估价,可能只值几十元。” 谁在消费特专供酒? 制造粗劣,不是正品、不具有收藏价值的“特供酒”“专供酒”到底有何魅力,让不少人绞尽脑汁的买来,并堂而皇之地摆在宴席上? 董东昇认为这与不少人的攀比心理有关,他解释道,现在人们物质生活丰富,但不少人对专特供的迷恋依然存在,甚至会更加强烈。“这是人的一种虚荣心在作祟,他们认为能用到专特供商品,自己就高人一等,身份更显得不一般,不仅能在朋友面前露个脸,还能在领导面前落一个路子广、门道足的好印象,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需求,才有了这个市场,在这种畸形的消费心理下,就算产品不正规,还是能找到销路。” 而在与黄可丽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购买这款酒的人中,多数用于商务宴请、节日馈赠、拜访客户等活动,几乎没有人买来自己喝的。“毕竟没有人在知道这些酒的真相后,还敢自己喝的。”她说。 对此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白酒行业资深人士介绍,中国的白酒文化自古有之,如何在酒席上让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也是人们尤为注重的关键,正因为有这样的情结,一些人就找到了所谓的商机,搞出一些定制酒,但对于一些更为重要的商务活动,定制酒有时也无法满足这些人的心理,因此这些酒的生产商就想起了特权。“据我所知,甚至还有一些人铤而走险,做出一些打着国家部委等作为标志的特供专供酒,以此满足市场对于权力的陶醉,可以说这些特供酒专供酒的出现是某些人心中对权力、特权的变态渴望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