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近日,杭州京杭大运河边一家名叫“南宋小排档”的烤串店把烧烤架挪到了门口广场。“面筋、里脊、羊肉串……”老板陈宇扯着嗓子一声吆喝,把一撮孜然撒在了羊肉串上,吸引了不少散步的年轻人。陈宇说,烧烤架往户外这一挪,把自己带进了夜经济的潮流里。 这一挪,要从1个月前说起。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南宋小排档”所在的D32综合体不少小食店、咖啡店纷纷把桌椅移到商铺外,吸引客流。根据综合体广场的管理规定,明火烧烤污染环境、不能露天经营,急坏了陈宇。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城北分公司的潘亦辰是当地的低压客户经理,看到犯愁的陈宇,向他建议把碳烧烤改成电烧烤。为了让夜间电够用,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还对D32综合体的变压器进行了整体扩容改造。这一整套措施,把烧烤摊从综合体挪到了户外的热闹人群里。 “烧烤架挪出来后,我们店里店外一起烤,每天能多卖500多串,生意基本上赶上去年了。电烤串好吃不贵,相比碳烧烤也更少浓烟污染,客人吃了更放心。”陈宇介绍说。 经营模式绿色环保,让夜经济在城市治理与经营业绩之间找到了平衡。在开包子铺的占藤鸿看来,电不仅让烟火气少了呛人的浓烟,也让成本的门槛更低了。 小占的“深夜食堂”豆腐包子铺开在建德寿昌,开业不久就已经远近有名。但就在几个月前,他所在的一家上海外贸公司经营困难,占藤鸿自己也丢了饭碗。疫情稳定下来后,街边卖包子让他看到了新的再就业机会。 “店刚开业不久,由于很多业务不熟悉,各项成本开销很大,供电所的师傅们主动来找我,给我算了一笔账,让我把用煤气改成用电。”占藤鸿面露微笑,“你看我这蒸笼,既可以用煤气又可以用电。电工师傅给我们免费接了三相电后,原来每天消耗1罐煤气,成本要花掉120元,现在用电,一天最多60多块钱。” “电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在杭州胜利河美食街,一条长300米、宽8米的天幕在空中出现,成了新的网红打卡点。大家把酒言欢时,多了几分趣味。整条夜宵街经营复苏。 “这条天幕是今年5月20日正式使用的,启用以来确实吸引了很多客流。”胜利河美食街的物业管理经理郑江宸介绍道。 那这条炫目的天幕是如何改造的呢?人们眼中绚丽的天幕其实是一张密布电线的LED灯网,保障用电安全成了改造工程最大的难点。由于天幕规模大,用电容量较以往有大幅提升,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对美食街周围网架进行改造、分流,从而保证整条天幕“电够用”。经过改造,胜利河美食街由原先的单路供电改造成双路供电,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红船党员服务队队员还会定期到现场检查线路状态,确保“电够安全”。 忙碌一天散步的人们频频抬头,衬着舒缓的轻音乐,多了几分惬意。这条老牌的美食街,已经快赶上往日的繁荣,有的商铺甚至营业到凌晨5点。据测算,胜利河美食街近一个月的用电量已达到去年同期的90%。 鼓励商家室外经营,不意味着放任野蛮生长。在杭州下沙,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还对路灯开展了智慧改造。路灯自带的视频监测,能够帮助城管部门远程监控和保障夜市安全。用一个小小的平板电脑,就可以手动调节路灯亮度,引导商家减少私拉乱接。路灯上滚动的显示牌,也起到了文明行为提示的作用。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夜色降临,杭州城市灯火通明,小店地摊的“烟火气”给夜色中的小城镇带来一片繁华景象。在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夜间经济电力活跃指数已经被集成到云端,囊括了当地最火的13个夜市商圈。根据电力大数据分析,杭州钱江新城、下沙和信义坊等3个商圈夜间电量已经超过去年同期,其他10个商圈电量也均达到了去年的80%以上。 街边摊、步行街、夜经济在升腾。同样升腾着的,还有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