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我毕业后的第三个年头,我的工作是一名文字工作者。
平日码字时,经常遇到这样一句话:“杭州,正处于后峰会、前亚运的关键时期。”这句话,似乎代表着杭州发展的勃勃生机,这座被全国瞩目的城市,未来一片光明。
其实对我来说,它代表着另一层意思:再不买房,可能就买不起了。
2016年G20峰会后,杭州知名度大增。这两年,地铁建设如火如荼,基础设施不断完备,铁轨所到之处,点土成金。再加上未来的亚运会,想安家落户到杭州的人,怕是要直逼北上广。
这不是一篇报道,这是一篇,日记吧。
90后非富豪单身女的杭州买房记。
1 我为什么要买房
平时到了下班点,同事看我背起包往办公室外走,会问句:“回家哇?”
“嗯,回去了。” 我都这么回答。
我始终无法把那个租来的小单间叫做“家”,那儿最多只能算一个睡觉的地方。去年年初,我从一个6平方米的单间搬进一个12平方米的单间,把自己的睡眠空间扩大了一倍,当时感觉很爽,因为我终于有地方挂衣服了。
后来五一小长假,爸妈来杭州看我,房间里一张桌子、一张床、一个衣柜,他俩环顾四周,找不到一个能坐下的地方。
再到今年,和我合租的朋友换了工作,新公司在十几公里开外的地方,她不能再和我合租了。这意味着我要么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性格、生活习惯、工作范围、薪资水平都差不多的室友,要么就是付将近两倍的价格,去租一个单身公寓。与此同时,房东打电话过来,提出要涨房租。
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这都是毕业后必经的日常,但应该没有人打心眼里认为可以这样过一辈子。
我想留在杭州,想养猫,想养狗,想养花,想有一个大客厅可以看电视,想多一个房间给爸妈住。想有一个可以自己布置自己营造的家,想有一个舒适的生活,想有一份归属感。
至于归属感是不是一套房能给的,在此不做讨论,我这个俗人觉得至少是第一步。
领导都说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我是买来住的,十分符合文件精神。
我要买房。
房是要买的,但我真没想到,是现在就得买。
2016年8月,经过两三个月的奔波看房,我的同事小宝抢在G20杭州峰会之前买下了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距离地铁600米,花了149万。
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动买房的心思,因为刚毕业一年,工作才刚刚稳定,我觉得买房这个事情,还离我非常遥远,我甚至都没有关注过杭州的房价,不清楚关于买房的任何细节。
哪知仅仅半年后,小宝这房子,市场价已经超过了200万,我方(“慌”的网络用语)了。
对于还没买房的我来说,这就是净亏损50万啊!这还了得!
我要赶紧买房了。
虽然现在月供压力会比较大,但先买再说。现在买到手,过几年想置换,也有了更多资本。就算不卖,以后爸妈来杭州,也不至于去住酒店了。
2 家里一套小别墅
换来了杭州的首付款
我赶紧打电话给爸爸汇报情况,告诉他买房的计划怕是要提前几年了。
能给我在未来工作的城市付个首付,一直在我爸的人生计划之内。接到这个电话,他像是有一种“十年磨一剑,终于要出鞘”的感觉,一口答应:“好好好,你快先把房子看起来,首付我给你准备。”
几天后,我爸把家里空闲的那套房子的钥匙给了中介,希望能尽快套现。
那套房子,位于我老家:一个外省十八线小城。两层小楼,300来平方米,还带个院子,说好听点,算是一套小别墅。我们家住了5年就搬走了,房子还蛮新的。
可是,老家不比大城市的房产市场那样火爆,这样的房子,在县城里总价也不低,有这个能力买的人,可能更倾向于买新楼盘,不太愿意买二手。房子挂了几个月,价钱一降再降,还是没有人买,我急,爸妈更急。
从65万的报价降到50万,直到今年春节前,两层小楼终于卖出去了,再添上20万,一起用做首付款。春节时一家三口决定,正式把买房提上日程,2018年,必须要把房子买到手,不能再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