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和昨天,记者到现场进行了探访。
探访对象:
西湖大学
坐标:
城西三墩云谷
西湖大学开工场地已经完成土地平整 近期将正式开工
前天下午3点半左右,一位大姐带着两个孩子在三墩徐角斗(路名)的一根电线杆前等车。
女儿稍大一些,上小学一年级,儿子还在上幼儿园。他们站着的这个地方,离三墩镇中心幼儿园山桥分园240米。昨天下午,大姐是带着女儿来接儿子回家的。
他们的身后,围了一堵小围墙,边上种着各色花卉,里面是一片已经被填平了的工地。围墙以外的地方,边上用小彩旗圈了起来,架着几块“前方施工,注意安全”的牌子。
工地东南角,铺了一小段水泥,还没有干透,几位工人正在做修整。
“你们在等公交车吗?”
“嗯。”小姑娘往嘴里塞了一块零食,点了点头。
“这里可以坐几路车啊?”
“1201路,349路都可以坐的。”
“这里是哪个公交站啊?怎么都没有站牌的。”
“山桥站啊,本来挂在这个柱子上的。”小姑娘指了指身后的电线杆,“以前不是大学,现在是大学了,不过还没造好。”
“你也知道这里要建大学啊?”
“对啊,西湖大学。”
“你以后也要上西湖大学吗?”
“我不知道。”小姑娘笑着说,不好意思地躲在了妈妈的身后。
他们的左手边,就是围墙,上面竖着几块展示牌,最靠近他们的一块牌子,是“西湖大学建设工程项目简介”。
上面写着: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位于西湖区紫金港科技城板块,首期项目建筑面积635亩,总建筑面积42.2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30.75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1.47万平方米。
建筑地点在西湖区三墩镇,用地南侧为墩余路,西侧为云涛路,北侧和东侧为校园后期用地。
这块工地的东北角,原来是山联村法治公园,一些健身设备还没有拆。昨天下午,几位工人正在搬运公园里被推倒的树,还有一辆大铲车在挖土。
工地里的一位工人说,“现在才3月20日呢,都还没开始建,听说下个月初会办一个开工典礼。”
施一公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
全情投入西湖大学
城西科创大走廊,35公里长,东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横跨西湖、余杭,一路向西到临安。紫金港科技城,位于大走廊的东头。而西湖大学,就处于紫金港科技城板块内。
“预计到2019年末,西湖大学的师资力量将超过美国著名私立学校洛克菲勒大学。”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长施一公曾经在公开发表演说时,这样表示。
今年1月,中科院院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被证实正式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虽然继续保留在清华的教授职务,不过今后,这位52岁的“超强大脑”,将以全部精力投入到正在筹建中的西湖大学。
去年9月,西湖大学(筹)的前身——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开学。
这个由施一公、饶毅、潘建伟、钱颖一等10人于2015年发起的研究院,是西湖大学的前身与筹建依托主体,由施一公担任院长。去年3月,西湖高研院完成第一批博士生的招生工作。
今年3月15日,西湖高等研究院又启动了新一轮的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
而作为杭州人家门口的民办高等院校,西湖大学每次一有新动作,都会让杭州人很关心。
在这个月初的紫金港科技城挂牌仪式上,西湖大学筹建办的工作人员透露,“等到今年10月份,西湖大学将全面铺开施工,按照目前的情况,预计到2021年可以完工。”
西湖大学 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根据施一公去年在《浙商》年会上的发言,西湖大学的定位是,“小而精、高起点和研究型、有限学科:聚焦科学技术”。
总体来说,会是一个集聚艺术性、文化性及江南特色于一体的“花园式”美丽校园。将建有生命科学楼、基础医学楼、理学楼、工学楼、人文学科楼、学术会堂、学术交流中心、科研公共平台、图书馆、陈列馆、师生活动中心、公寓楼等建筑,将打造成集聚艺术性、文化性的“花园式”美丽校园。
比如图书馆,到2021年,拟收录纸质图书及电子出版物5万册(种);到2026年,拟收录图书及电子出版物不少于40万册。
学校有公共实验室、教学用专业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体育馆、游泳馆等基本设施设备。
西湖大学要培育什么样的人才?
重点是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的博士生及硕士生,但也兼顾本科生教育,独具小而精、高起点、研究型、聚焦科学技术等特质,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的民办研究型大学。
计划到2026年,要拥有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约300人,研究助理、实验教学人员、科研平台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约600人,博士后约900人,在读博士研究生约3000人,在读本科生人数约2000人。
培育拔尖的人才,当然需要一支强大的智囊团。
据施一公介绍,西湖大学顾问委员会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等学术上享有盛誉的全球顶级科学家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