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历史文化真是相当深厚,西泠桥畔有苏小小“慕才亭”,杨公堤有盖叫天“慕侠亭”。这“一文一武”之亭,为湖山增秀色。 至于这“慕侠亭”的故事,说来话长。 1991年9月,我在杭州王星记扇厂任办公室主任,为迎接国庆,举办了一场名扇展览。盖叫天先生的儿子张二鹏前来参观,他手拿一柄其父从“舒莲记”买来的白纸扇,扇面上有著名画家关良的人物画。张二鹏说,当时他的父亲一共买了100把白纸扇,他手上的是其中之一。 杭州“西湖西进”工程完成后,盖叫天故居“燕南寄庐”重新开放。张二鹏邀我去其家坐坐聊聊。这一坐一聊,聊出了不少往事。 1904年春,17岁的盖叫天在杭州天仙戏馆演出时,不慎跌断了左臂,接着又生了一场大病。尚未恢复时,随大哥去灵隐,走到洪春桥附近,在一座“学到老”的牌坊下休息,遇到一位50岁左右的草药郎中。 郎中问盖叫天:“你是做啥事情的?”盖叫天说,他是唱武戏的。郎中说:“你的病会好的,手臂也能接好,但往后能不能吃‘武戏’的饭,就看你有没有决心。” 盖叫天对郎中说:只要能演戏,决心是有的。郎中指着“学到老”的牌坊:“只要肯吃苦,活到老,学到老,有什么事不能做好呢!” 盖叫天听了郎中一番话,大彻大悟,说,他要活到老,学到老!此后,就不间断地在牌坊下练起功来。 1934年,盖叫天47岁时,在上海天蟾舞台演出《狮子楼》,从三张八仙桌高的地方翻下,不慎跌断了左腿,断骨戳出皮外。经过治疗,腿骨接上了,但只能走路。医生为此惋惜,“你左腿骨折厉害,若再要登台,只有再折断,重新接过。” 盖叫天当场把已接上的断骨砸断!这要有多大的决心和侠气! 左腿断骨接好痊愈后,盖叫天再次在天蟾舞台演出。好友吴湖帆用两匹布以瘦金体写了一副对联——“英名盖代三叉(岔)口,杰作惊天十字坡”,并在演出时挂在舞台两边,成为沪上一段佳话。 后来,盖叫天请吴湖帆重书此联。吴湖帆沉思后说:须改一字,将“代”改为“世”:“英名盖世三叉(岔)口,杰作惊天十字坡”。 张二鹏说,他父亲姓张名英杰。这联中将“盖”“英”“杰”及其舞台力作《十字坡》《三岔口》,都涵盖进去了。后来,吴湖帆又根据盖叫天毕生心血塑造的武松形象,题写了一副楹联:“一代孟优,允文允武;千秋绝艺,如柏如松”,此联于1985年请唐云先生书写后,镌刻于亭上。 回首往事,张二鹏说,“学到老”是他父亲一生的座右铭。20世纪50年代初,盖叫天给齐白石写信,希望能题“学到老”三字,同时也请黄宾虹题写。齐白石得信后,素知盖叫天是个铁骨铮铮之人,就以甲骨文体书就。黄宾虹当时年逾九旬,也写下“学到老”三字。而“慕侠亭”是盖叫天自己想的名字,并请马一浮书写的。 岁月流逝,齐白石写的“学到老”和马一浮写的“慕侠亭”都找不到了。幸好黄宾虹题写的“学到老”墨宝还保存在家中,后来用到亭子上。同时,请唐云先生题写了“慕侠亭”。 “燕南寄庐”重新开放,让盖叫天的家人都十分高兴,家人商量后,将原有的陈设全都作了捐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