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11月8日和24日的《时报》上分别刊登了两则短讯,一则是杭州米业同人因薪酬太低,在联桥广福庙集体商议加薪办法;另一则是杭州水木工人,在淳佑桥老祖师殿,集中开会讨论整顿行规及修葺殿宇等事宜。
联桥上的广福庙,也叫蒋老爷庙,供奉蒋氏三兄弟,是从前杭州米业的行业神;淳佑桥老祖师殿,供奉鲁班,为杭州水木工人的行业神。 从前杭州的手工业者、商户等,基本上都有各自的行业神及庙宇,且颇具地方特色,均有杭州味道。 机神有庙上中下 机神庙,曾是杭州影响较大的丝织行业神庙,历史上曾有过上、中、下三座机神庙。 杭州为丝绸之府,丝织业发达,城东一带的丝织机户尤多,“轧轧机声,朝夕不辍”,明清以来,“数万千家之男女,俱需此为衣食之谋”。而他们世代赖以为生的机织技术,据说来源于唐代名臣褚遂良的九世孙褚载。 当年褚载在广陵(扬州)“得机杼之巧,归杭传里人”,使“杭州所出(丝绸)为天下冠,而天下被服亦以杭州是赖”。北宋至道元年(995),乡绅在忠清里,即现新华路王马巷南侧,建通圣庙,祭祀杭州机业始祖褚载,这也是杭州机神庙的前身。 通圣庙与别的民间神庙最大的不同,就是机坊主、机匠常在此聚会,交流技艺、了解行情,成为行业会馆的雏形。到了清嘉庆年间,杭州丝绸业者在通圣庙旁建观成堂,正式成立杭州最早的丝绸行会。 因杭城东北一带一直是丝织机户相对集中之地,所以清雍正年间,在庆春门以北的东园巷,又建起一座机神庙,而这座机神庙内供奉的主神却是轩辕黄帝。 从前民间信仰的庙宇,要讲究“神格”的高大上,轩辕黄帝的名气地位显然要比褚载高出许多。据说黄帝有位叫伯余的臣子,就是发明远古制衣技术的始祖,然“物创于臣,功归于帝”,《易》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所以东园巷这座机神庙,也叫轩辕黄帝庙。 以上两座机神庙均建在杭州城墙之内,而艮山门外的许多机户嫌进城不便,清乾隆年间,在闸弄口附近再建了一座机神庙,且比城内两座规模更大。 闸弄口机神庙供奉的是褚载,形象为“白面三目”。为啥长三只眼睛呢?据说纺织工的视力要求较高,三只眼的机神能保佑他们眼亮手巧。 每年春秋二季,机坊主、机匠均会到各机神庙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机匠收徒,也在此进行拜神、拜师仪式。为了有所区别,当时从南至北,把位于忠清里最老的通圣庙叫做上机神庙;东园巷的轩辕黄帝庙称为中机神庙;闸弄口的称下机神庙。 其实杭州以前还不止这三座机神庙,如原明代织造局(红门局)之北,即涌金门内饮马井巷东侧也有一座机神庙,只不过规模名气没有以上三座大而已。 上机神庙现早已无影无踪,但其西北过凤起路不远,今有杭州中国丝绸城。 中机神庙也早已变成了东园小学,该小学前身为“观成学堂”,是清末杭州丝绸行会为解决丝绸业子女读书而筹办的学堂。该机神庙虽也不存,不过留下了几块清道光及光绪年间的告诫碑,记载着机匠们当年为维护自身权益,在此集会与机坊主斗争并遭清政府告诫的经过。 最大的下机神庙虽然也改成原天杭小学,但“机神村”这个地名却在此地保留了下来,成为了一种历史见证。 养蚕印染拜上山 正因杭州的丝织业发达,其上、下游产业也随之兴旺,如养蚕业和印染业。 杭州养蚕业的行业神庙是吴山上的先蚕庙,供奉嫘祖。嫘祖据说是黄帝的元妃西陵氏,她是最早了解蚕的习性与用途的人,于是教人养蚕、缫丝和织帛,被尊为“先蚕”或“蚕母”,成为蚕农的祖师。 吴山上的先蚕庙建于清代。因杭嘉湖一带蚕农众多,蚕桑业是一重要产业,所以当时官方对先蚕庙的祭拜也十分重视。每年春季的吉巳日致祭时,由浙江巡抚主祭,上供四牲,大小官员恭敬如仪,一丝不苟,对蚕神敬畏有加。这种以先农坛的规格来祭祀先蚕,以示农桑并重的做法,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除了城里的先蚕庙,杭州城外也有蚕神庙,不过供的不是嫘祖,而是马头娘娘。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说北高峰“山半有马明王庙,春月,祈蚕者咸往焉。”这个“马明王庙”里供的其实是蚕神马头娘娘。 马头娘娘的传说,据《原化传拾遗·蚕女》所记:“上古高幸氏时,有女,其父为邻所掠,惟所乘马在。女母誓,有得女父还者,以女妻之。马惊跃,振迅而去。父乘马归,此马嘶鸣不肯饮食。父问其故,母以誓告之。父怒射杀马,曝皮于庭。女行过其侧,马皮蹶然而起,卷女飞去,栖于桑树之上。女化为蚕,食桑叶,吐丝成茧,衣被人间。于是宫观塑女子像,称之马头娘娘,以祈蚕桑。” 这虽是神话传说,不过,蚕宝宝昂头和吃桑叶时的姿态,确实有点像马。此外,蚕农家家户户还自设蚕花娘娘神位用以祭拜。 最有意思的是,孤山从前有座名为照胆台的关帝庙,内有一方关老爷的玉印。每年来杭烧香的各地蚕农,必到照胆台“请印”,将关老爷之印盖在一块布的两面,带回家铺在蚕匾上,说如此蚕宝宝定能茁壮成长。为什么呢?因为关老爷有两道极具神韵的“卧蚕眉”。 杭州印染及颜料业的行业神是葛洪,葛岭的抱朴道院即葛仙翁祠,为其行业神庙。 葛洪是道教重要人物,他在炼丹时合成了丹砂、铅粉、靛青、红花饼等人造颜料。因此成为练染业的祖师,以前印染业作坊内都悬挂葛祖师爷的画像。旧时杭州丝绸练染业者,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相传葛洪诞辰)集聚葛岭祭祀葛洪祖师。 1915年,上海一批颜料商与杭州颜料商共同出巨资,将葛岭抱朴道院上下修缮一新,使之既是道院,也是颜料商人祭祀祖师爷和聚会的场所。 在抱朴道院下方的一块岩壁上,为表达对祖师爷“知恩图报,饮水思源”的感恩之情,染业中人还刻上了“父母者有形之天地也,天地者无形之父母也”两行大字,落款为“民国戊午重九日仁和周肯堂撰,染业寿鹤庆书”,该题刻至今留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