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8月21日晚上10点,在杭州市余杭区临平街道,街道团工委副书记朱思婧梳理好办公室的相关工作信息、整理全区创先争优相关材料,脑子里又复盘了老旧小区改造相关情况和进展,计划好第二天的安排,才关闭电脑,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1993年出生的朱思婧是浙江金华人、北京大学哲学硕士,2018年8月通过“清北”招聘,来到余杭工作。 她说:“父母觉得在杭州的政府部门工作氛围很好,生活环境很舒适,发展潜力也很大,希望我能发挥作用和价值。” 招引“清北生”,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是余杭的一项常态化工作。自2017年起,余杭就打破只从体制内选人的壁垒,着力开展地校合作,走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摆摊”吆喝,迄今已招录102名“清北”硕士博士落地生根。 这些“清北生”可以自主选择成为雇员或进入事业编制,他们中有不少人走上乡镇街道的工作岗位,在基层一线干事创业。 最近,网上流传一张余杭区招聘公示的截图,在这份长长的公示名单里,清一色来自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一些岗位还是街道办事处。 余杭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份拟录用人员公示名单,并非今年的,而是2018年初招聘人员的公示名单。当时总共推出了100个岗位,最终有76人报到。 对此,有人赞许,高水平发展的确需要匹配高层次人才;另一种声音则提出:基层街道工作真的需要招录硕士博士吗? 让人才在基层成长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这些“双一流”高层次人才在街道干得如何? 1990年出生的浙江金华青年陈吉,是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电子与通讯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18年6月8日,他通过“清北生”招聘,来到余杭闲林街道。在18个月内辗转经济发展、村社挂职、拆迁安置、党政群团等岗位锻炼,得到了同事们的普遍认可:“脑子好使、思路清晰,给他布置一个任务,很快就有路径反馈。” 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闲林街道需要收集实时管理人口的出行情况。按照常规手段操作,需要发动网格员进小区“洗楼”、挨家挨户收集信息,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陈吉提出:“是不是可以采取数字化手段?”他花了一个晚上,设计让居民们扫码填写问卷,最后通过一枚二维码,在3天时间内成功收集到10万余人的出行信息,为闲林街道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节约了大量人力时间成本。 由于陈吉对大数据领域有着独特理解,特别是疫情期间破题基层治理的优异表现,目前他被借调到杭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专门从事“人才码”方面的工作。 当初来参加“清北生”招聘的高祥荣,则是奔着余杭镇街来的。2018年春天,他离开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式入职余杭街道。 “在高新区,我从事政府放管服改革工作,这让我有机会看到全国各地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余杭‘跑改’向基层延伸的经验做法走了全国前列。”高荣祥说,这让他坚定要来余杭的念头,所以当余杭区面向“清北”招聘党政机关储备人才时,他抓住了这个机会。 到岗后的高祥荣开始全面参与街道群众工作,还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参与余杭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每天跟着街道同事走村入户、夜访群众,让高祥荣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水平。 鉴于“双一流”人才发挥的实际作用、结合全区发展态势,今年5月,余杭不再将目光锁定在清北,而是面向全国“双一流”高校和世界百强名校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毕业生,面向更广领域,寻找更紧缺专业人才。通过资格审查、素质评价、视频面试、现场考核,目前,新一轮的“余杭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已进入体检环节。 让“清北生”在余杭扎根 经济发展需要匹配人才队伍 余杭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干部培养体系中,对于新进人员,一般先到乡镇街道基层锻炼,再流转到其他平台岗位,“这很正常。” 这些人才来到余杭后,如何让他们安心扎根,是一个系统工程。余杭对“清北生”的培养,从他们到岗报到时,就开始了—— 为“清北生”提供生活导师和工作导师,开设“菁航班”定期开展主题培训;用人单位根据人才特长、专业背景安排能够发挥他们作用的岗位,制定符合他们实际的“一人一策”培养方案;到职一年之后,组织部门通过考察了解表现情况,还会根据个人意愿、结合岗位匹配情况,作二次分配,根据专业背景和个人特长,不断优化调整队伍,人尽其才。 比如,一位英语专业人才,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调整到区外办;一名熟稔德语、喜欢历史的人才,从钱江经济开发区调整到良渚遗址管委会任职;一名公共管理专业硕士,从街道抽调挂职到区科协,专门服务院士专家和全区20余家科技企业,从事供需对接,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提供咨询建议。 “2018年初至今,这些‘清北’硕士博士状态大都比较稳定,因为余杭政策兑现到位、培养体系比较成熟。”这位负责人透露,第一批“清北生”来的时候,外界有一些质疑,他们内心也有点忐忑,“随着培养政策的落实,很快这些质疑和忐忑都打消了。” 人才培育体系的推进,形成人才引进的良性循环。从2019年开始,陆续有这些“清北生”的学弟学妹来打听:余杭今年还招“清北生”吗?一些在其他地方经历过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硕士博士,也来报名应考。 “他们看中的,其实是杭州的整体发展和余杭的环境优势,年轻人也许不知道余杭,但一定知道阿里巴巴。” 余杭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余杭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经济环境、产业结构、人才生态等众多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余杭要发展,不仅需要吸引产业人才来创新创业,还需要从高站位和战略眼光,引进培育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这位负责人表示。
|